刁難陸生、小明為哪樁?

境外生權益小組教育部前陳情 (圖)
圖片來源:中央社

教育部前天發函各大專院校,宣布全面開放境外舊生來台檢疫就學,結果當天下午就政策急轉彎,改口因陸委會「有不同意見」,解禁名單排除陸生。而陸委會第一天把責任推給大陸,稱是大陸設置障礙;第二天則變成教育部與陸委會互相批評卸責,指對方做法失當。

教育部7月22日宣布開放所有國家的應屆畢業生返台,其中也包含中國。但陸委會在前天發布的新聞稿中指出,開放超過2週,返台陸生僅寥寥10餘人,且近期發生多以陸方阻撓陸生返台就學的個案,諸如陸生申請來台的「大通證」簽注遭到刁難,或要求我方學校證件不得出現「國立」等文字。

陸委會的意思是,因為對岸已經阻撓應屆畢業陸生來台,就算進一步開放,陸方也不會同意其他陸生能順利來台,所以我們就暫時不讓其他的陸生入境,「審慎研議開放時機」。

因為對岸可能阻撓,所以我就乾脆把門關上,讓對岸連阻撓都省了,這是什麼莫名其妙的邏輯?如果對岸真的就是不想讓陸生來台,陸委會的做法豈不正中陸方的下懷、遂了中國的心願?

如果陸委會關注的焦點是「國立」的問題,那難道應屆畢業生就沒有相同的問題嗎?而私校的陸生為何也要一起被拒於國門之外?如果陸委會的重點是對岸刻意矮化台灣,必須要予以反制,那不是應該把所有在台的陸生都一併轟出去,才能讓人有「硬起來」的感覺。

陸委會大概也知道第一時間的理由站不住腳,所以陸委會主委陳明通隔天就把責任推給教育部,說是不管「小明們」或陸生入境管理,都要提報行政院長蘇貞昌主持的「國境管理會議」裁定,但教育部卻將過往通過的「舊案」推出,這樣不太妥當。

但教育部和府院官員私下卻說,6月的會議就已經決議開放原則跟每一波解禁的時間點跟名單,指揮中心、陸委會都知情,陸委會的說法「大家都看傻眼」。

對比兩造的說法,我們大概可以知道,行政部門在6月的確有開過會,決定陸生每一波解禁的時間點跟名單,只是如今有人反悔,所以改稱那是「舊案」,作不得數。既然有「舊案」之說,理論上就應該有「新案」才對,但此事行政部門很明顯並未重做不同的決議,所以也根本沒有「新案」、「舊案」的問題。

陳明通口中的「國境管理會議」是一個以往不曾聽過的名詞,也不是一個正式的會議。入出境管制是內政部底下移民署的工作,內政部長去管就已經足夠,堂堂一個院長,何需直接插手署長的業務?又何需破壞體制跟行政倫理至此?

依法、依制度,閣揆沒有召開「國境管理會議」的道理,如果是基於國安的理由,那就有侵犯總統職權的疑慮。如果是因為疫情,那根據《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必要之應變處置或措施」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的權力,也不是行政院長該做的。

當初台灣禁止陸生跟「小明們」返台,是基於疫情的理由,但明明我們的邊境控管已經做得很好,很多更危險的地方、族群都已經開放,政府卻依舊禁止「小明們」返台與親人團聚、不讓陸生來台完成學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卻始終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經過教育部的「髮夾彎」跟陸委會教育部之間的紛爭,我們終於清楚看到,現在不讓「小明們」跟陸生返台的,已經完全不是疫情考量,也不是陸委會基於兩岸往來的專業決定,而是蘇揆的政治考量。

如果是科學的疫情考量,就沒有道理開放風險更高的區域,卻不讓有居留權的「小明們」返台。如果是兩岸的專業考量,所有陸生也都該一視同仁,不該因為過年時有沒有離台,而有截然不同的際遇。

今年初總統大選,台灣的反中情緒到達最高點,政府任何反中的作為,都有民眾大聲叫好,推高政府的支持度跟滿意度。但未來兩年多的時間都沒有選舉,政府不可能、也沒有道理整天販賣「芒果乾」,只靠仇中過日子,還是必須要回到經濟跟民生面。

現在擺在面前的事實是,雖然台灣的民意仍舊反中,但台灣的經濟不可能跟中國脫鉤,政府也根本沒有條件抵制、制裁中國,所以只好拿「小明們」跟陸生開刀,用刻意刁難這些人,來假裝政府好像有作為,好像能對抗中國。

但小明們多數都是等待入籍的「準台灣人」,刁難小明受傷的並不是中國人,而是傷害自己人。而陸生們理論上是中國人中,對台灣相對友善、理解的一群,我們因為討厭極端、鴨霸的中國政權,卻找對台灣最友善的一群人出氣,還同時讓眾多大專院校受損,這難道不是一個雙輸的局面嗎?

唯一短期獲利的,只有一心想販賣「芒果乾」的政客。但破壞行政體制、濫用《特別條例》,不務正業、滿腦子只有政治,長期對民進黨也是不利的。

【作者 單厚之/媒體工作者】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