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失國會多數民進黨適應不良 朝野合作賴清德態度是關鍵

立法院長韓國瑜深陷朝野衝突,西裝外套突被拉扯。(圖/胡瑞麒攝)
立法院長韓國瑜深陷朝野衝突,西裝外套突被拉扯。(圖/胡瑞麒攝)

立法院審查攸關國會改革的五大法案,藍綠白三大黨團17日在院會上演全武行,不分黨派立委紛紛掛彩,晚間更有大批青年學生包圍立院要求暫緩審查,新國會首次爆發衝突,也讓人擔心520後國會是否更加混亂。過去8年被綠營碾壓的國民黨,如今成為國會多數,一吐怨氣,對綠營展開閃電戰大反撲,而失去國會多數的民進黨卻仍適應不良,無法調整自己定位,表決不贏只好祭出杯葛,朝野不和諧成了惡性循環,讓立院再陷入政黨互鬥漩渦中。而失去國會多數的賴清德政府,必須要對在野黨釋出更多善意與溝通,否則未來立院衝突只會多、不會少。

回顧民進黨2016年全面執政前,過去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在議事處理上顧及少數黨聲音,讓民進黨得已和國民黨協商、各退一步,調和鼎鼐的功力讓王金平有了「喬王」封號,即便密室協商遭外界詬病,但王的行事風格確實對議事和諧產生幫助,而王金平和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兩人「王柯體制」,成為朝野推動議事的默契與機制。

不過,在王金平卸任院長後,過去8年綠營單獨過半,開始以人數優勢碾壓在野黨,當中有不少重大法案直接逕付二讀、趕表決,期間也發生了黃國昌帶領時代力量黨團自鎖議場,或是藍委突襲議場破門而入、佔領主席台等衝突。如今8年過去,「悶太久」的國民黨終於在新國會成立後得以聯手民眾黨取得國會多數,展開一連串閃電戰,向綠營大反撲。

朝野立委在17日爆發衝突,不少立委掛彩。(圖/胡瑞麒攝)
朝野立委在17日爆發衝突,不少立委掛彩。(圖/胡瑞麒攝)

面對藍白主導立院,民進黨似乎也有些適應不良。好比藍營視國會改革為520前的政績,因此極力壓縮時程,盼能在賴清德上任前通過,不惜要藍委們徹夜排班守夜,搶得排案先機,反觀民進黨即便人數少,好歹也有51席,卻未見綠營在表決前有任何舉動,面對藍白人數優勢似乎已放棄治療,就連賴清德所言「表決輸、論述不能輸」都沒實踐,外界只看見暴力相向、立委掛彩。

相對的,藍營在推動改革之外,但仍須顧及程序正義,否則恐引起輿論反撲。近期藍白多次在委員會提散會動議,讓外界詬病國會改革未進行實質審查,在爭議中完成初審,且未經過院會協商,最後是因一個月冷凍期過後才得以表決;不像過去民進黨即便多數輾壓,至少初審、委員會和院會協商流程都還會「過水」走完。

維護立院議事順利、促進朝野各黨和諧,立法院長韓國瑜責無旁貸,韓也的確在上任後盡力在議事處理上保持中立,與國民黨團保持距離,自詡擔任立法院的大家長,而非「國民黨的立法院長」,對於自家人急於通過法案,韓的壓力不再話下,18日清晨,韓在朝野互毆之下宣布散會,步出議場的疲態與神情,顯露出滿滿無奈。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立法院是折衝妥協的議事殿堂,應展現比人頭而非比拳頭的民主精神,可惜無論藍綠誰取得多數,都只想強行通過自己要的法案,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長期之下成了朝野間惡的循環,藍綠互毆鬧上國際版面是小事,影響國政不可不慎,520之後,賴清德新政上路,朝野能否展開良善對話,還是繼續互打惡鬥,賴清德與新政府的態度肯定是關鍵。

更多 TVBS 報導
民主倒退10年?批舉手表決、藍白密室 台權會:請正視人民怒火
混戰15小時僅過「國情報告」 21日院會再戰
立院衝突最衰是他!王美惠怒奪帽「狂打警察頭」:警幫國民黨
立院邀賴清德國情報告!三黨無異議逕付二讀 怎詢答下週一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