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總理遇刺 斯洛伐克社會兩極嚴重使然

(中央社布拉第斯拉瓦16日綜合外電報導)斯洛伐克總理費佐15日遇刺身中多槍,手術後狀況暫時穩定。斯洛伐克朝野連年以刻薄言詞相互攻訐,COVID-19疫情與俄烏戰爭則讓對立更激化,為不安造就沃土。

現場影片顯示,費佐(Robert Fico)當地時間15日下午在距首都布拉第斯拉瓦(Bratislava)東北約150公里的城鎮漢德洛瓦(Handlova)一處文化社區中心前與民眾握手時,站在低矮鐵欄外的槍手在不到1公尺近距突以手槍朝費佐開5槍,隨扈制伏槍手將費佐送醫。

費佐經連夜緊急手術後暫時穩定,但副總理在記者會表示費佐「尚未脫離險境」,目前僅止於有限的溝通能力,未來恐得面臨艱難康復過程。

曾在斯洛伐克政府負責追蹤假訊息、現已轉任科技公司的米羅(Daniel Milo)說:「國內兩極化的程度前所未有,我從沒看過這種情況。」

紐約時報指出,米羅說COVID-19疫情讓不同陣營的界線形成鴻溝,從而讓對立陣營間幾無轉圜,當時一半人歡迎疫苗,另一半堅決拒打,「(凡事)變成你支持還是反對、相信還是不信的二分法」,疫情結束後,俄烏戰爭又讓對立變本加厲。

行凶者被控預謀殺人未遂。當局尚未公開他的姓名,當地媒體引述警方消息稱槍手是位領取退休金的71歲作家,對詩歌和抗爭著迷。行刺後政壇不同陣營彷彿都撿到槍;費佐的支持者稱槍手是該死的自由主義病毒帶原,反方則把槍手抹成跟費佐一樣的右翼極端分子。

斯洛伐克內政部長埃斯托克(Matus Sutaj Estok)警告:「我們處於內戰邊緣,企圖行刺總理就是明證。你們很多人都在播種仇恨,如今尾大不掉。」

費佐帶領的執政黨方向黨(SMER-SD)高層把行刺事件的矛頭指向自由派記者和反對派政客煽動槍手。

位於斯洛伐克首都的卡梅尼亞斯大學(Comenius University),政治系教授哈多斯(Pavol Hardos)形容費佐政府長期以來就是邊攻擊對手邊質疑對方合法性。在遭槍擊前,費佐曾以「比老鼠還不如」抨擊一名反對派領袖。

居住斯洛伐克中南部小鎮班斯卡什佳夫尼察(Banska Stiavnica)的索利瓦斯卡(Jana Solivarska)是3個小孩的母親,得知費佐遇刺後她第一時間感覺竟是「很意外這種事現在才發生」。

她說:「斯洛伐克是嚴重兩極化的國家,(遇刺)當晚我丈夫擔心會釀出內戰。」

當地智庫Globsec研究員海杜(Dominika Hajdu)表示,人口550萬的斯洛伐克社會氛圍之所以緊繃,一大原因是去年秋天以來就一直處於「選戰氛圍」。去年9月國會大選讓費佐再次上台,然後今年3、4月又有兩輪總統選舉,如今則是歐洲議會選舉熱季。

不過海杜指致斯洛伐克兩極化,有部分是歷史因素。一方面斯洛伐克幾個世紀以來都處於奧地利、匈牙利統治,當代又有70年是捷克人主導的捷克斯洛伐克一部分,但大部分時間又都處於前蘇聯支配下,直到1992年捷、斯和平分手各自獨立後,斯洛伐克才成為完全獨立的國家。

海杜說:「一種主流的國家論述為,斯洛伐克一直受到他方壓迫,包含奧地利人、匈牙利人、捷克人、蘇聯人或其他,會有人總覺有某個群體在威脅我們,這導致一種非常分歧的政治風格。」

華爾街日報指出,即將卸任的斯洛伐克總統查普托娃(Zuzana Caputova)因接到死亡威脅後拒絕今年競選連任,並在費佐屢次譏諷她為「美國魁儡」後憤而提告,稱自己是公然霸凌與無稽指控的受害者。

德國外交關係協會(Germ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高級研究員尼克(Milan Nic)指出,在野陣營同樣也升高對立言論,導致斯洛伐克國內相互敵視達前所未有程度,「世界各地的政壇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程度仇恨,但斯洛伐克國內的各種因素卻只會成引爆問題的催化劑」。

與非歐盟國家相比,歐盟各國基本上不存在政治暴力。但過去10年隨西歐和美國許多老牌民主國家的政壇派系化與對立益發嚴重,問題開始萌芽。

智庫卡內基歐洲(Carnegie Europe)的訪問學者、前英國民調機構「輿觀」(YouGov)總裁卡爾納(Peter Kellner)表示,近年歐洲已可見嚴重分裂政治環境所引發的個人暴力行徑。

在英國脫歐公投前夕的2016年6月,力主親歐的工黨議員柯克斯(Jo Cox)遭一名白人至上極端分子行刺身亡,凶手與脫歐陣營並無顯著連結。

卡爾納說:「雖然我不認為人們可怪罪這些問題是政治觀點強烈者所激起,但當初現極端言語時,就會有人做出極糟的事,這是必然的。」(譯者:陳亦偉)1130517

看更多相關新聞
斯洛伐克總理遇刺 社會兩極化嚴重又選舉頻繁使然
斯洛伐克總理遇刺.槍手開5槍 當局定調「政治刺殺」
歐洲議會選舉6月登場 憂斯國總理遇刺恐掀模仿效應
斯洛伐克作家「孤狼」襲總理 鄰居:瘋了
斯洛伐克總理遭近距離槍擊「身中5槍」院方親揭手術後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