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級醫療呼聲再起 醫:居家醫療是解方 須培養產業化實力

近來各大醫院急診塞爆,醫界再度呼籲落實分級醫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整合醫學照護科醫師姜冠宇今天(3日)受訪表示,台灣現行分級醫療仰賴政府補助,欠缺產業化實力,唯一的解方是加速推動居家醫療,強化社區醫療的能力,這才符合高齡人口社會的穩定醫療模式。

國內新冠疫情再起、護理人力短缺,全國急診壅塞,隨著超高齡社會來臨,大醫院急診人滿為患的情況恐怕只會更加嚴峻,近來分級醫療呼聲再起。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整合醫學照護科醫師姜冠宇3日受訪表示,大醫院急診室「生意很好」與傳染病旺季無關,因為民眾有選擇就醫場所的權利,即便只是很小的病,仍習慣到大醫院就診,所以產生品牌效應,隨著超高齡社會來臨,年長患者會重複有醫療需求,若一直消耗大醫院門診,而社區醫療體系未獲善加利用,兩邊經營都會出現問題,整體醫療生態將走向失敗,首當其衝便是醫療品質下降。

姜冠宇指出,現行急診分流的分級醫療、垂直整合轉型計畫等都需要靠政府補助,欠缺產業化實力,一旦沒有補助,醫院可能就失去動力、甚至沒有能力推動,醫界雖喊出要落實分級醫療,但沒有民代敢修法強制;近年政府推動健保改革,也是為了順應分級醫療,提出整合醫學計畫、醫療轉型計畫、在宅急症照護、擴大通訊診療等,強化區域醫院、社區醫院、基層診所的功能,希望讓病人能在社區穩定就醫。

姜冠宇表示,分級醫療的唯一解方便是加速推動居家醫療,不但成本較低,提供病人更個人化的照護,也可減少病患在院內交叉感染的風險,也將鼓勵更多遠距新創。他說:『(原音)我們未來要做到這種地步,那你要做到這種地步的話,其實就要讓這些社區的醫療體系、這些社區醫院,他有能力去支援這些社區醫療的需求,慢慢說這些病人,他這些就醫是越來越穩,而不是說只是單純的從大醫院分流出去而已,而是說讓病人他們認為說其實是沒有需要一直來醫院的,那這個才是一個對應高齡人口一個穩定的醫療模式。』

姜冠宇認為,分級醫療短期仍須由衛福部主導,推動相關計畫,改變國人就醫習慣,而各級醫院必須在這段時間內找到經營模式,如避免無效醫療、增加自費服務,並搭配投入智慧醫療,讓醫療照護不再那麼耗時費力,便可降低成本,同時也要兼顧病人隱私與醫療倫理,未來便有可能實現全面分級醫療。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在宅急症照護7/1啟動 總統:台灣醫療服務里程碑 走在世界前端
通訊診療擴大範圍7/1上路 醫師可線上開藥
健康台灣論壇台中場今登場 前官員建議落實分級及家庭醫師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