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人生第一次 快樂做自己

姜泰宇認為真正恐怖的不是血腥,而是猶如密室殺人的未知。(郭吉銓攝)
姜泰宇認為真正恐怖的不是血腥,而是猶如密室殺人的未知。(郭吉銓攝)

「《洗車人家》出來的時候,書上印著作者姜泰宇(敷米漿),第一本紀實寫作;這本《鬼拍手》則是首部驚悚懸疑小說,也許人生至今有這麼多『首次』是很好的。」從百萬作家到洗車工,再重新找回「作家」身分。切換於許多的「第一次」固然也能自得,但姜泰宇心裡還是有個聲音:「真的還是想寫小說」。

「敷米漿」這個身分,曾在網路文學大潮中,出過10餘本小說,一部《你轉身,我下樓》就賣破10萬冊,被譽為「純愛掌門人」、「青春文學教主」,自帶明星光環甚至讓他「太」受矚目,網路上一度出現「敷米漿靠照片賣書」的攻擊。寫小說、出書,當作家卻像有種被排擠的孤立感,都是未知的第一次。

未知的還包括隨之而來的眼疾,醫生的警告讓他不得不放下寫作開了汽車美容廠,他開始告訴自己和旁人「我只是個洗車的」、「我沒有想這麼深」洗車、做生意的身分,讓他習慣於每日蹲得極低和90度以上的鞠躬姿態。「如果我想得太深,就成為以前的敷米漿,而不是姜泰宇,而且愈是深思或剖析自己,愈是沒自信。」姜泰宇說。

「只是個洗車的姜泰宇」隔了10年再重新寫小說,面對的仍是未知,但他選擇以自己很喜歡的懸疑、驚悚題材「回歸」。「現在寫作對我來說是真的很快樂的事,是想到什麼有趣、想寫,就去寫。」更自在於真實的自己,不擔心一定要講什麼漂亮的話才會被肯定,不再只想把彰顯自己很不一樣的東西黏在身上,姜泰宇說:「現在的我,洗車和寫作兩種身分共存得很好」。

一樣還是會遇到飆罵的奧客,一樣要想著生意不好怎麼辦,想著店裡放一台冰箱,飲料也是能3塊、5塊地賺,心情難免還是起起落落地受制於生活,但姜泰宇仍在開心地寫作。「忙完洗車廠,進到休息室,喝口水、洗把臉,打開電腦坐下來就能寫,而且若不忙,寫上一天1萬多字也還意猶未盡。」他說:「仍在洗車,仍在寫作,本身就很有意義」。

「我以為我是年紀大了,也許是經濟壓力或責任感,所以現在更積極寫作,但不是!我也沒有想打破什麼或挑戰什麼,就是開心地寫出想寫的故事,給想看的人看。」首次的紀實寫作《洗車人家》入圍台北文學獎年金類,「讓我覺得,做就對了,不做根本不知道我可以。」

文學獎的肯定也帶來新的視野,「純文學的作家不會那麼對我嗤之以鼻了。」姜泰宇說。但他很篤定:「我還是要寫大眾文學,這就是我。讓人也許坐在咖啡廳裡2花個小時讀完,覺得很快樂、很享受一個故事,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