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叫北歐咖啡 FikaFika Cafe二店要你感受台灣

如果說到國內的第三波精品咖啡狂潮,北歐盃烘豆大賽冠軍陳志煌(James)的「Fika Fika Café」絕對是一大推手。2012年開幕至今,綠意扶疏的伊通街本店,已然成為各國饕客及名廚必訪的景點。開店第4年,James終於在內湖開二店,而且一開規格就到頂。

Fika Fika二店請CN Flower的凌宗湧打造綠意盎然的空間,並購入要價不斐的北歐名椅Y-Chair給客人坐。
Fika Fika二店請CN Flower的凌宗湧打造綠意盎然的空間,並購入要價不斐的北歐名椅Y-Chair給客人坐。

空間風格與本店一致,面向城市綠地,大片落地窗曬進晨光,木質家具升級到北歐名椅Y-Chair,引進亞洲第一台ModBar義式咖啡沖煮系統,並且把阻隔客人與吧台手的巨大主機藏起來,台面只留簡潔的流線型龍頭。

更霸氣的是造價7百萬、來自葡萄牙的Joper超大型烘豆機,如熠熠閃亮的鑄鐵巨獸座落在店的另一半,待1月中旬調整完畢,烘豆的美好風景即可在店裡上演。

店內使用的ModBar義式咖啡沖煮系統是亞洲咖啡店首見。
店內使用的ModBar義式咖啡沖煮系統是亞洲咖啡店首見。
增設注水穩定並可精準調溫的手沖機器。
增設注水穩定並可精準調溫的手沖機器。
James特地向葡萄牙Joper訂購超大型烘豆機,一次可同時烘焙38公斤咖啡豆,為了排出烘焙過程產生的煙霧,還特別訂製了價值七位數的德國光觸媒系統。
James特地向葡萄牙Joper訂購超大型烘豆機,一次可同時烘焙38公斤咖啡豆,為了排出烘焙過程產生的煙霧,還特別訂製了價值七位數的德國光觸媒系統。
美麗的女主人Maggie是James一路走來的堅強後盾。
美麗的女主人Maggie是James一路走來的堅強後盾。

硬體的升級展現James強大的火力。二店又將會給大家什麼樣不同以往的咖啡體驗?開幕當日的小講座,James和我們玩了一個小遊戲,兩杯咖啡盲飲,猜產區。

一杯有著狂野明亮的酸味,一下子就聯想到非洲肯亞的AA,而另一杯的酸味柔和,韻味深長。結果揭曉,竟是同樣產區、焙度的肯亞AA,差別只在加熱的手法。James說,即便是同一種豆子與焙度,烘豆師還是能做出各式各樣的味譜。而烘豆首重的,就是氣壓。每天烘豆前,他第一個看的就是氣壓計,1010百帕(hPa)氣壓的微陰天最適合烘豆,如果低於900百帕就不行。

大太陽時,適合北歐系的淺焙豆,大雨天就來烘曼特寧這種深焙豆。未來在內湖二店,將會時常舉辦這類的品咖啡的講座,讓大家夠透過體驗,瞭解烘豆的奧妙。

二杯都是肯亞AA、焙度相同的豆子,卻因為加熱手法,而有截然不同的風味表現。
二杯都是肯亞AA、焙度相同的豆子,卻因為加熱手法,而有截然不同的風味表現。
當天氣候佳,我們有幸喝到James烘給咖啡大師吳則霖的比賽豆,來自巴拿馬Finca Deborah莊園的藝伎咖啡豆。
當天氣候佳,我們有幸喝到James烘給咖啡大師吳則霖的比賽豆,來自巴拿馬Finca Deborah莊園的藝伎咖啡豆。
Clever Dripper聰明濾杯的玻璃新款上市不久,採用德國醫療級玻璃,只有少數精品咖啡專賣店買得到。(1,800元/個,含濾紙)
Clever Dripper聰明濾杯的玻璃新款上市不久,採用德國醫療級玻璃,只有少數精品咖啡專賣店買得到。(1,800元/個,含濾紙)

身為北歐盃咖啡烘豆雙冠軍,James卻希望未來的「Fika Fika」能夠擺脫北歐咖啡的歸類,因此他將在二店投入更多的台灣元素。店內的點心也將不限於西點,我們當天吃到了大稻埕「龍月堂」的鹽梅糕、綠豆糕,糕體又綿又粉,全靠壓力成型,一放入口,鹹酸甜的滋味立刻崩塌化在舌間,甘韻卻悠長,有如淺焙的咖啡。

店內也將提供由義菜名廚王嘉平研發的「威尼斯三明治」,內餡中的波隆納香腸與鹹豬肉,也全為自製。
店內也將提供由義菜名廚王嘉平研發的「威尼斯三明治」,內餡中的波隆納香腸與鹹豬肉,也全為自製。
大稻埕「龍月堂」的鹽梅糕、綠豆糕也成為佐咖啡的點心。
大稻埕「龍月堂」的鹽梅糕、綠豆糕也成為佐咖啡的點心。
斗南法式甜點店「瑪麗安東妮」為FIKA二店特製的美型可可甜點。
斗南法式甜點店「瑪麗安東妮」為FIKA二店特製的美型可可甜點。

此外,他親身探訪全台灣的咖啡豆產區,屏東大武山、嘉義阿里山、南投國姓鄉、雲林古坑鄉……等,「國姓鄉百勝村及向陽農園的日曬處理咖啡豆,濃郁的莓果、酒酵氣味,甜度高。而阿里山熱帶舞曲莊園帶有鳳梨、楊桃氣味,是我心目中高品質台灣咖啡豆的代表。」James說。

他經由和生產者互動,瞭解咖啡農的理念,再依據生豆特性決定適合的烘焙方式。本土咖啡豆,經由烘豆大師之手,轉化成一個個具有在地特色的掛耳包,「店裡的外國客人很多,我希望他們也能透過咖啡豆,彷彿環遊台灣一周。」環遊台灣系列掛耳包預計會在今年的5至7月上市。

從攝影到咖啡,James與太太Maggie因共同愛好相知相惜20年。
從攝影到咖啡,James與太太Maggie因共同愛好相知相惜20年。

回歸在地、不崇尚名牌,也是James對將來第四波咖啡狂潮的想像。「我覺得現在大家對於咖啡還停留在吃『食材』的階段,給你一杯,告訴你它是那個產區、什麼處理法,僅只如此,太淺了。」James說,他認為咖啡應該走向fine dining,咖啡師就像主廚,對各種食材與烹調技巧了然於心後,組合食材,結合技術,加入自己的創意與想法,端出的咖啡就是料理,已不需要迷信昂貴、高價的品種及產區。「我更想追求的是人的價值。」

二店的附近,另一區塊還在籌備的空間將成為James的咖啡實驗廚房,他打算在那裡研究更多咖啡的可能性,「誰說咖啡只能用喝的?他可以是果凍,或是用聞的,與料理結合時,也可以只萃取咖啡的花香、果香,而非只是加重烘焙咖啡下去燉煮。」他並舉例,如烘給咖啡大師吳則霖的比賽豆,散發花團錦簇的花香、蜜香,經由萃取,也許是一道絕妙的沙拉醬汁,誰知道呢?對James來說,咖啡的無限可能,才正開始。

Fika Fika Café 內湖店

  • 地址:台北市內湖區陽光街321巷40號1樓

  • 電話:02-2656-0133

  • 營業時間:10:00~18:00

  • 公休日:試營運期間週一休

  • 備註:2016年12月28日開始試營運,預計2017年2月中旬正式開幕。


延伸閱讀
【名人朝食】咖啡冠軍陳志煌 整個城市都是他的早餐店
萬花筒邏輯 貓下去敦北店展現搖滾新風味
HERO再起 解構新中菜
【名人朝食】義菜名廚王嘉平 用早餐探索台中家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