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期待真全螢幕iPhone了,蘋果在發佈會上說得多明白

5 年了,iPhone 進入“全螢幕時代”已經 5 年了。

在這 5 年裡,全螢幕早已實現了普及,就連千元機,也都用上了幾乎覆蓋手機整個正面的“全螢幕”。唯一的例外,只剩下 iPhone SE。

“全螢幕”是智慧型手機發展史上,一次關鍵性進步,但它也成為了縈繞在行業上空的一朵烏雲。自 iPhone X 之後,螢幕形態再也沒有過任何革命性進化。

5 年後,蘋果終於幹掉了“劉海”,但取而代之的是一顆“藥丸”。剛剛發佈的 iPhone 14 Pro,採用了另一種並不新鮮的全螢幕解決方案:挖孔。

iPhone 14 Pro丨圖片來自蘋果官網

蘋果稱這顆“藥丸”為“靈動島”,圍繞這座“島”做了一系列軟體適配,讓它看起來不那麼像一個突兀的孔,而是螢幕本身的一部分。

靈動島互動設計丨圖片來自蘋果

“挖孔”是目前最常見的手機螢幕解決方案,但人人都知道,全螢幕的終極理想,應當是一塊 100% 佔據手機正面,毫無瑕疵的螢幕。過去幾年,很多廠商試遍了各種方法,嘗試接近“完美”。

但他們都失敗了。

手機迭代的“主線任務”

手機廠商對螢幕的執念,起源於 iPhone。

2007 年 iPhone 誕生的時候,它並不是史上第一台智慧型手機。在蘋果之前,諾基亞等廠商已經做了好幾年的“智慧型手機”。但今天的人們普遍認為,是 iPhone 開啟了智慧型手機的時代。

原因就在於這塊“多點觸控屏”。在 iPhone 之前,99% 以上的手機,都採用“螢幕 + 鍵盤”的設計,iPhone 之後,99% 以上的手機,都採用電容式的多點觸控屏。

從實體鍵盤到多點觸控,可以說,是螢幕的革命,引發了互動革命,才讓手機真正變得“智能”。

從那時起,升級螢幕成了手機廠商的“主線任務”。

2011 年,iPhone 4 發佈,它第一次搭載了“視網膜螢幕”,讓手機螢幕的解析度,超越了一個關鍵門檻:正常使用下,肉眼看不到螢幕上的像素點,螢幕上顯示的內容,就像真實世界裡的事物那麼清晰。這一特性瞬間引爆了市場,發佈後一個季度,iPhone 銷售額同比實現翻倍增長。

iPhone4丨圖片來自 Apple WWDC 2010

視網膜螢幕又成了手機行業的“黃金標準”。各家手機廠商都開始把螢幕解析度提到同等,甚至更高的水平上。

iPhone 4 發佈後,智慧型手機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普及期,各種螢幕技術層出不窮。比如讓螢幕顯示效果更為通透、亮麗的“全貼合技術”;讓螢幕外層玻璃變得更堅硬牢固的“大猩猩玻璃”技術;又比如能讓螢幕對比度更高,為後來的異形屏、挖孔屏奠定了基礎的 OLED 技術……

在螢幕技術不斷升級的同時,“尺寸”成了消費者最關注的點。

iPhone 開發初期,賈伯斯曾斷言,“初代 iPhone 採用的 3.5 吋螢幕,是最適合人手握持、操作的手機尺寸”。後來,這一標準先是被三星不斷打破,推出了 4.0、4.3 吋的手機,而且這些產品幾乎遵循著“越大越好賣”的規律。

直到 2014 年,蘋果自己也忍不住了,推出了尺寸更大的 iPhone 6、6 Plus 系列,立刻把 iPhone 的銷量再次帶上了一個新台階,相比之前增長了 50% 以上。

iPhone 6、6 Plus丨圖片來自Apple TV AD

從多點觸控、視網膜螢幕,再到尺寸,iPhone 誕生的前 10 年,每一次銷量大幅增長,普及程度提升,都和螢幕升級息息相關。也難怪螢幕會成為手機最關鍵的零部件之一,升級螢幕成了手機廠商最重要的“主線任務”。

通往全螢幕的嘗試

2016 年秋天,小米召開了一場新品發佈會。

發佈會前預告的產品是小米 Note 2,一款“正常”的大屏手機。但小米的市場人員向媒體透露,這次會發一個“非常重磅”的產品。

這個產品就是小米 MIX。MIX 也不是第一款採用“全螢幕”設計的手機,在它之前,夏普 AQUOS 更早嘗試過類似技術的可能性。

小米MIX概念手機丨圖片來自小米

MIX 也並沒有取得市場銷售上的成功,甚至沒有大規模量產。但它依然把“全螢幕”的概念,第一次帶到了消費者,特別是國內消費者的視野裡。畢竟“全螢幕”這個詞,最早就出自小米。

2016 年,正值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把螢幕做大”的升級,已經達到極限——再大,手就真的拿不下了。此時的 MIX,就像是為所有廠商打開了思路。經歷過多點觸控、解析度、尺寸的三次革命,“全螢幕”當然會成為下一個關鍵的升級方向。

從廠商到消費者,大家都認定,誰能最早把手機正面做成一塊完美的,100% 覆蓋的螢幕,誰就能贏得這場比賽。

一年後蘋果發佈 iPhone X。以自己的方式,定義了“全螢幕”的標準,也開啟了過去 5 年的“劉海時代”。

iPhone X 頂部的“劉海”引發了不小爭議。從電視時代起,螢幕就一直是完整的方形。蘋果在頂部掏出一個凹槽,放置前置攝影機、Face ID 模組的做法,違背了大部分人對“螢幕”的固有印象。

這也使所有人更堅決地認為:必須加速搞出 100% 覆蓋的“真·全螢幕”。

2018 年各家廠商都開始了“競賽式”的產品開發,試圖找到一條捷徑,衝向“真全螢幕”的終點。

小米嘗試過的一種屏下攝影機實現方案丨圖片來自小米

有些廠商設計了一個機械模組,把前置攝影機藏在手機頂部,平時隱藏,到使用時再彈出;也有廠商,開始嘗試在手機背面放一塊“副屏”,培養使用者多通過這塊“副屏”進行自拍,最終實現在手機正面不放前置攝影機。

vivo NEX丨圖片來自vivo微博

最終把這件事推向高潮的,是“摺疊屏”。如果說全螢幕的終點是“100% 屏佔比”,摺疊屏則讓螢幕尺寸的可能性,突破了機身本身。這種概念曾經只存在於科幻作品裡:把一個小的便攜裝置,展開成一張更大的螢幕。

2019 年,三星發佈了自己的第一款摺疊屏手機,Galaxy Fold。當時國內知名的科技媒體人王自如,懷著滿腔興奮,拍攝了一個長達 46 分鐘的開箱體驗視訊。他把這次產品的開箱,視為手機發展史上的一次“里程碑事件”。看到手機的一瞬間,他興奮地表示:awesome(太棒了)。

全面潰敗

距離“全螢幕理想”誕生,5 年過去了。

無論是彈出式攝影機,還是背面的副屏,都已成為歷史。事實證明,使用者不會為了獲得完美的“全螢幕”,就願意做出犧牲。機械攝影機帶來的彈出延遲、使用壽命有限等問題,副屏帶來的麻煩,都成了使用者不願承受的負擔。

現在已經有上游廠商,做出了一些實驗性的“屏下攝影機”方案。這些方案的基礎,是把攝影機所在區域的螢幕像素減少,讓光線能夠通過。另一方面,在前置攝影機使用時,手機會關閉這部分區域的像素,防止螢幕的光線干擾攝影機。也有廠商在嘗試用演算法,消除螢幕光線帶來的訊號干擾。

但最終的效果,無論是螢幕的顯示效果,還是前置攝影機的拍照效果,都會有相當嚴重的劣化。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主流品牌,把這類技術用在主力產品上。

而且經過 5 年時間的洗禮,使用者似乎也習慣了“異形屏”的設定。無論是劉海,還是挖孔,都各自成為了某種“標準形態”。

從去年開始,蘋果甚至在 MacBook 全系產品線上,也採用了“劉海”的螢幕設計。使用者依然有吐槽,但不影響產品熱銷。

MacBook Pro丨圖片來自官網

在通往“完美全螢幕”的這場賽跑裡,廠商們停在了終點線前,一步之遙的地方。與使用者一起,大家逐漸習慣了坐在這裡,一坐就是 5 年。

“靈動島”的出現更是證明了,與其強行通過妥協的方式追求形似上完美的全螢幕,不如通過設計,讓使用者從體驗上,忽略掉“瑕疵”的存在。

按照 iPhone 迭代的慣例,iPhone 14 Pro 的“靈動島”設計很可能會像之前的“劉海”一樣,用上至少兩三年。這些年大家興奮討論過的“計算裝置的下一次視覺革命”,無論是 VR、AR、摺疊屏,還是全螢幕,都沒有“真正”到來。

依然有廠商在不斷推出實驗性的產品,探索下一場“螢幕革命”,其中有眼鏡形式的顯示器,也有摺疊屏產品。只不過現在,不再有人覺得 awesome。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果殼”(ID:Guokr42),作者:Jesse,編輯:沈知涵,36氪經授權發佈。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

◤果粉最愛 限時下殺◢
iPhone 14新機搶先預約 抽真無線耳機
iPhone13舊機下殺 直降3千省荷包
iPad 9萬元有找 熱銷限量補貨到
AirPods限時降價 最高折2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