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敗選推給側翼! 阮昭雄認:民進黨跟民眾溝通少了些

年底選戰落幕,藍綠政治版圖明顯有所消長。台北市議員阮昭雄和準台北市議員趙怡翔到Yahoo TV《齊有此理》,分享他們對選情和未來趨勢的看法。面對年輕族群投票率低落,趙怡翔坦言因素很多,當中包括馬英九提出「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確實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阮昭雄也對投票率不到六成提出見解,直言就算年輕人出來投票,也不一定會投給民進黨。他認為大環境主要有「換人做做看」的想法,加上地方選舉在有些人心中的重要性不如總統大選,多重因素影響了不同族群,導致整體投票率不高。

▲阮昭雄點出補選需要激起選民的投票動機。
▲阮昭雄點出補選需要激起選民的投票動機。

民進黨在總統蔡英文的影響下,「政策控」的候選人越來越多,包括趙怡翔也是其中之一。只是不喜歡亂開支票,卻在選舉時不夠討好,趙怡翔感嘆這也是民主政治的一環,選民要有判斷能力去做選擇,當然面對「政策無法感動民心」,是民進黨自己也需要檢討的。

很快的民進黨要面對下一道課題,北市立委補選和代理黨主席人選的安排。在立委補選的名單中,國民黨派出王鴻薇,阮昭雄馬上點出她面對「時間差」的問題,距離選上議員實在太近。加上補選的投票率一定低,阮昭雄中肯表示:「所以要激發自己的支持者出來投票,這是最重要的,投票意願是很重要的。」

此時該如何給支持者「投票的動機」就是關鍵,如何跟在地的里長、議員結合,組織動員要像王世堅所說的,陸戰空戰缺一不可。王世堅在該區得票數超高,一方面批評黨內同志的戰力也不小。阮昭雄笑稱這是王世堅一貫的風格,趙怡翔也肯定多元聲音的存在,但仔細檢視其論點,當然不一定人人認同。

就像王世堅認為民進黨敗選是側翼的問題,趙怡翔覺得這是太過輕易和草率的定義,並不是喜歡在網路上發表言論,就要被歸類為側翼。他選擇聚焦在網路聲量和整體空戰策略有落差,導致大家停留在舒適圈中,比較值得去深入檢討。

▲阮昭雄坦然面對黨內和民眾溝通變少的問題。
▲阮昭雄坦然面對黨內和民眾溝通變少的問題。

該如何突破同溫層,即時了解民怨,成為民進黨可以努力的方向之一。阮昭雄承認,自從2016年民進黨執政後,跟民眾的溝通就少了一些,面對基層民意的聲音要感同身受,才能贏回民眾的信任。

趙怡翔也說出自己的看法,明明陳時中的「都更」政策切中台北市的需要,但公開行銷的卻是馬桶,忽略了如何讓政策跟民眾接軌。既然看到政策的行銷和民眾期待值有落差,趙怡翔建議民進黨應思考,未來要多接受民眾正反面的回饋並做出調整。

面對未來的台北市長蔣萬安,趙怡翔不會唱衰,第一個要監督的就是他的都更議題,再來是如何推動北市與國際接軌。趙怡翔和阮昭雄都非常歡迎蔣萬安參考陳時中的政策,支持北市成立國際事務局。因為趙怡翔先前觀察,蔣萬安的政見缺乏執行細節,但即便期望不高,他還是有所期待,盼蔣萬安能改變台北市停滯的狀況。

都更、防災也是阮昭雄的強項,因為眉角多,市長有無魄力就很重要。阮昭雄也在觀望蔣萬安的小內閣團隊組成,不清楚他的標準和原則性,當然希望能看到亮眼的名單。趙怡翔的優勢明顯在國際外交,但在地方選舉上民眾對此需求度卻不高,然而他透露國際媒體對這次選戰結果會有不同解讀,可能對台灣人的反共情緒存疑。

▲趙怡翔第一件事要盯蔣萬安的都更政策。
▲趙怡翔第一件事要盯蔣萬安的都更政策。

接下來很快就要放眼總統大選,除了民進黨已經看到自家內部的問題,阮昭雄、趙怡翔也給民眾黨建言,能否擺脫單一政治領袖的光環,建立黨內機制運作才能生存壯大。未來柯文哲可能角逐大位,搭檔人選會是關鍵焦點。國民黨內侯友宜、朱立倫還擺不平,最終究竟誰能出線,還有待時間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