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管珍奶怎麼喝了 你知道台灣限塑輸給非洲嗎?

【文/李念庭 圖/unsplash.com

全球塑膠廢棄物造成環境問題日趨嚴重,2018年元旦開始,全台「限塑令」擴大管制對象,從7大類增至14類。違反規定的店家將處新台幣1,2006,000元罰鍰,預估一年可減少約15億個購物用塑膠袋。

環保署近日宣布推動「一次用塑膠吸管限制使用對象、實施方式及實施日期」草案,明年7月起,公部門、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4大類限制使用對象(約8,000家業者),不得提供一次用塑膠吸管供內用消費者使用。違反業者將依照《廢棄物清理法》第51條,處新台幣12百元以上、6千元以下罰鍰。

草案公告後即引發輿論討論,後又因環保署官員「喝珍奶可以用湯匙」的說法,再度掀起軒然大波。不少網友認為,用湯匙撈珍珠,就像在喝「甜湯」,完全失去珍珠奶茶的韻味。

政府端出的草案,初衷雖美,但在沒有配套措施下,與生活便利性發生衝突,難免被視作「擾民」。事實上,減塑不只是台灣的事,環境汙染日益嚴重,減少塑料品使用,已成全球性的風潮。

肯亞:攜帶、製造塑膠袋恐坐牢

在限塑政策上進展及成效最為顯著的,不是歐洲、美洲,而是非洲。

其中,肯亞去年推出的禁塑政策,可謂「史上最嚴苛」。無論是攜帶、製造或是進口塑膠袋,可面臨1.93.8萬美元(約新台幣57115萬元)罰款或4年徒刑。唯有裝放醫療及化學廢棄物、垃圾桶專用,以及工業包裝用的塑膠袋有「豁免權」。

事實上,肯亞的禁塑令,一路走來也是跌跌撞撞,這次所端出的禁塑法規,經歷漫長的10年,才得以通過。

根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肯亞禁塑實施8個月後,成效顯著,髒亂的街景被乾淨整潔取代,排水道不再被各種塑膠垃圾堵塞,而小學生放學熱愛的足球場,一旁習見如成年男子高的「塑膠山」,也隨著政策推行而不見蹤影。

印度:總理承諾打造「無塑之國」

另一邊,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日前對外宣示,印度將在2020年前「全面棄絕一次性的塑膠製品」,建立「禁塑之國」的遠景。

除了禁止一次性塑料品外,擁有7,500公里海岸線的印度,宣布加入聯合國「清潔海洋運動」,開啟研究海洋塑料數量以及危害的計畫,同時承諾將100個國家古蹟打造為「無垃圾景點」。

當然,禁塑令不是環境汙染唯一的解方,若沒有合理的替代方案,時間拉長後,不只製造商權益受損,對貧窮階級而言,「平價的便利」一旦消失,也會造成生活負擔。如何在「便利」與「環保」間取得平衡?各國政府責無旁貸,同時也是每個地球公民的功課。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Cheers214期】

【本文由Cheers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不鏽鋼、玻璃吸管真的環保又安全嗎?

一袋一杯禁令上路:環保餐具4個選購技巧,告別「拋棄型的生活習慣」

潮環保,也是一門好生意

終結快時尚汙染,她變身穿搭達人

不是為了省錢…旅館為何要開始淘汰小瓶洗髮精、沐浴乳?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Cheers雜誌網站》。

※本文由Cheers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