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選民火大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立法院2月1日將舉行第11屆院長與副院長選舉,在三黨不過半的情勢下,民眾黨憑藉關鍵少數公開叫牌,讓藍綠陣營29日都不得不去「拜碼頭」。過去一再聲稱將監督執政的民眾黨,如果最後連立院龍頭也拱手送給民進黨,當初投給他們的選民能夠不火大嗎?

在蔡總統執政7年多期間,立法院因民進黨席次過半,不僅小英一聲令下,全黨配合,立法院長游錫堃更是完全迎合民進黨立院黨團的運作,讓立院淪為執政黨的橡皮圖章,也讓許多爭議性法案被強渡關山。

2021年12月18日公投結果才剛底定,民進黨團12月21日就史無前例將總預算案逕付二讀,24日又再次提案將具爭議且毫無急迫性的《地方制度法》修正案逕付二讀,引發社會譁然,民進黨團雖然之後透過覆議和撤案讓兩案重回委員會審查,卻全然不把在野黨放在眼裡。

2022年地方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但在立法院仍不改「鴨霸」行徑,去年5月26日仍以其人數優勢,強行通過被稱為「排黑條款」的《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修正案。

之前臉書粉專引用台灣大學《政治科學論叢》期刊資料指出,國民黨和民進黨分別在2012年及2016年時「完全執政」,當時立院協商無共識的法案國民黨有646案,民進黨635案,但國民黨時期強行三讀通過的案件占其中的6.19%,反觀民進黨卻高達87.87%。

其中最大的關鍵,除了執政黨對立法院共識決及在野黨的尊重與否之外,就在於院長對爭議性法案的處置方式。國民黨完全執政時期的立法院長王金平,對無共識法案都要求透過協商,協商無共識就暫不處理;民進黨完全執政後由游錫堃擔任院長,民進黨團能在立院「鴨霸」,游要負很大責任。

今年總統大選,當選人賴清德得票率僅4成,有高達6成選民並不認同民進黨,在立院的席次更輸給國民黨,顯然絕大多數民眾希望賦予在野黨更多監督權,而只有國會龍頭不再掌握在民進黨手中,才能發揮制衡作用。

民眾黨雖握有8席立委,卻全是不分區,此次區域立委提名人選全軍覆沒,除人選問題外,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選前面對「藍白合」的態度一變再變,也讓選民對民眾黨能否兌現承諾存疑。

要讓關鍵少數發揮最大的力量,民眾黨向藍綠叫牌,確實有其戰略考量,但這是民眾黨本屆立委的第一仗,若踏錯這一步,讓民進黨再度拿下立院龍頭,恐難不重蹈時代力量和台灣基進兩黨由盛而衰的覆轍。

看更多相關新聞
韓國瑜「獻抱黃國昌」有玄機?媒體人解析1互動:很刻意
國民黨、民進黨拜會民眾黨團「氣氛大不同」黃暐瀚評最大贏家
爭立院龍頭 最後決戰 搶白票藍熱綠冷
民眾黨的團進團出是這樣?柯前幕僚:「綠白合」的機會大增
柯文哲搞閉門會談出手了!沈富雄驚爆「背後用意」:蔡壁如很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