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AI科技 火龍果成功從夏果轉型為冬果

火龍果主要產在夏季,夏天經常供過於求,價格也不穩定。為了幫農民解決產銷集中的問題,屏東有果農在屏東縣政府、清華大學以及工業局等團隊的協助下,利用AI技術,將火龍果轉型為冬季水果,每年12月到隔年5月採收,增加農民收益。(溫蘭魁報導)

國內火龍果的種植面積超過3000公頃,屏東是火龍果的主要產區,種植面積高達700、800公頃,每到夏季的採收期就面臨產銷失衡狀況;為了解決火龍果農的困境,屏東縣政府與清大電機資訊學院以及工業局等團隊,於是輔導火龍果農轉向智慧科技化發展,由金緻網路研發台灣第一套火龍果數位分身創新應用地AI人工智慧協助,讓原本是夏季水果的火龍果轉型在冬季量產。

參與這項AI人工智慧農場示範的屏東大龍王農場是全台最大的單一火龍果園,採用清大AIoT技術來打造精準農業,利用各式環境微型感測器來把關農作物狀態與人員動態,並且運用無人機空拍火龍果花朵照片,再利用AI計算花朵數量來預測果實的產量。

清大電機資訊學院院長黃能富說:「像我們這個火龍果採下來之後,因為可能有些會有裂果,有些會有蚊蟲叮咬,以往都靠人工去選,一個一個看,那我們現在透過影像分析,就直接照相,直接分析它的譬如說形狀、表皮,然後幫它選果,用AI來選果。」

此外,每一顆火龍果也貼上QR CODE,手機一掃就可以看到火龍果的種植過程以及農場、數據、分級和物流,等於是火龍果的身分證。

大龍王農場第二代劉奎麟表示,四年前開始導入AI科技管理,跟過去夏天相比,人力減少三分之一,收益卻多了一倍,目前大約3成外銷,其餘內銷,今年並且接到國際知名連鎖咖啡業者的訂單。(照片:溫蘭魁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