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任文化部長:要一個潛艇艦代價 才能突破國際平台宰制

台灣被國際影視影響有多大?文化部主導者看台灣現在環境遭到國際平台宰制的局面,現任文化部長引用前文化部長所言,要突破這個局面,可能需要一艘潛艦的造價。不過,台灣電信業可以有角色,一如前任文化部長史哲所說,以中華電信的資產規模來說,30億元是小錢,但對台灣的文化影視產業而言,是很重要的一步。

文化部長李遠(小野)(24)日在大稻埕AKA cafe舉行就職滿月媒體茶會。會中李遠以自己曾為影視工作者的角度,看台灣現在環境遭到國際平台宰制的局面,他引用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所言,要突破這個局面,可能需要一艘潛艦的造價。未來文策院將優先啟動與中華電信合作的30億基金,為影視產業打造安心創作的環境,雖然成果要多年後才能顯現,但此刻是影視工作者最好的時光。

如何說服企業投資文化產業是重要的課題。李遠認為,或許透過全球ESG(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浪潮,讓企業透過投資來完整社會責任,以照顧台灣出現製作公司財務紊亂,時常拍完一部片就斷炊的局面,讓劇作家安心創作,現在正是最好的時刻。

尤其文策院成立這5年,台灣影視業又來到轉戾點,引進企業投資並將版權賣到國際。李遠認為,先攜手電信三雄是優先選擇。由於現在,以網飛(Netflix)為例,製作公司總是期盼著網飛青睞,但事實上台灣創作量能可以留在台灣。台灣目前自有網路串流平台,包括台灣大哥大My Vedio、遠傳Friday影音,過去都是靠加值服務在賺錢,但是近幾年他們也透過投資影視內容產製發現新的商業模式,其中遠傳經營報表最佳。

台灣現在可以做的,是攜手中華電信去年投資的30億元,和文化內容策進院籌組「文化內容產業基金」,打造文化黑潮,讓台流躍上國際舞台。一如前任文化部長史哲所說,以中華電信的資產規模來說,30億元是小錢,但對台灣的文化影視產業而言,是很重要的一步。在數位國度的時代,實體的邊界已經消失,中華電信率先加入文化內容的投資,是對於「文化領土保衛戰」的強心針,也為民間投資帶來最好的引領效果。

李遠說,這一切從文策院5年前成立的時刻,就已經不一樣了,台灣現在的文化政策很穩定,重要的導演將會出現在現在這個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