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李扁智囊陳博志談三黨不過半 朝小野大需坐下來談、聽各方意見

台經院27日舉辦研討會,(左起)台灣大學經濟系榮譽教授陳博志、台經院董事長吳中書、台經院院長張健一均出席。台經院提供
台經院27日舉辦研討會,(左起)台灣大學經濟系榮譽教授陳博志、台經院董事長吳中書、台經院院長張健一均出席。台經院提供

(記者王秋燕/台北報導)三黨不過半的立法院近期針對國會職權修法爭執不休,台灣大學經濟系榮譽教授陳博志今(27日)在台灣經濟研究院舉辦研討會上表示,三黨不過半的局面不是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是一直攻打對方,但三黨不過半並非如此,如果A黨打贏B黨,選民會變A的嗎?不會,反而更同仇敵愾,所以政黨要得到勝利,就要爭取人民支持,這是本質上的差異,不一樣的鬥爭。

陳博志在台灣經濟研究院(台經院)舉行亞洲政經景氣展望研討會,受邀以「三黨不過半使政策主張分歧的可能性與對策」發表演說,他指出,當前全球經濟政治風險相當高,台灣的政治風險尤其明顯,民進黨雖三度執政,卻面臨朝小野大,這可能會衍生不少政治鬥爭。他呼籲,朝小野大、三黨不過半的局勢,在重要議題上如有不同意見,需要多討論,聽取學界、人民意見,各種政策需要進一步思考,才是有品質競爭的政黨政治。

陳博志觀察台灣政治民主化之後的發展,儘管議題多元,但從政黨角度來看,仍舊是統獨觀點為重。陳博志以經濟學霍特林模型(Hotelling model)說明,一加一通常會有選票流失,導致一加一小於二,並以2004年連宋合、2023年藍白合計畫為例說明,國民黨都希望透過合作出現加乘效應以超越另一黨,但皆以失敗收場,國民黨若理解這個理論,就不會輕易認為藍白合就會贏,倘若當時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向國民黨主張由柯擔任總統,雙方合作效果將更具效益,選票流失情況反而會減少。

陳博志進一步表示,兩個在野黨聯合抵制執政不一定會得到人民的好感,這做法即使能降低執政黨的支持度,兩在野黨也遲早會為搶奪市場或票源而鬧翻,行政和立法部門及各政黨若常能就各政黨和社會各界分歧的政策主張,找出非本黨選民也能接受的折衷度或替代方案,就可漸得到更多民意支持。

陳博志是台經院董事,也是李登輝政府及陳水扁政府的重要財經智囊,他舉擔任經建會主委的經驗例子說明,當時台灣政壇也是朝小野大局勢,但後來能順利推動政策,主要關鍵就是討論,各方坐下來談,會發現立場差異並非那麼大,讓事情有空間推行。

更多新聞:

菱視角/賴清德除呼籲中國停止文攻武嚇 更應發揚「台灣有事,就是全球有事」概念

獨家/PACE最新民調出爐!83%台灣人支持核電 4成民眾認能源轉型應專注核能

菱視角/賴清德就任總統後可望開啟「台日同志國」元年 深化半導體、醫療照護、AI合作

獨家/日本軍方第一人!前統合幕僚長岩﨑茂將出席賴清德就職典禮

菱傳媒原始網址:前李扁智囊陳博志談三黨不過半 朝小野大需坐下來談、聽各方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