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楊德昌導演的首度回顧展:臺灣現場報導

1980年代,楊德昌導演以「臺灣新電影」運動浪潮的旗手之姿,出現在臺灣電影業,爾後以《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和《一一》(2000)等電影作品聞名全世界。2023年,適逢其逝世滿16週年之際,大型回顧展「一一重構:楊德昌」首度於臺北登場。在此介紹這個橫跨於兩館進行的展,如何引領觀眾進入楊導演留名影史的豐富作品與生涯中留下的龐大資料。

1982年,楊德昌在集錦式電影《光陰的故事》中,以短片《指望》開啟電影導演生涯。此後,發表第一步長片作品《海灘的一天》,並接續創作出愛情故事、懸疑片、喜劇等跨類型作品。即使作品類型多元,共同特徵是始終保有他對於臺灣的人們、社會、歷史,城市和人間悲喜的細膩觀察,有時夾帶著一絲冷漠。其於2007年6月辭世,享年59歲,僅遺留下包括電視劇等9部作品,如此早逝令全世界的觀眾與評論家相當惋惜。

回顧展的展期為2023年7月22日至10月22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和新北市的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同步舉辦,是為期3年的研究計畫的集大成之展。相關資料來自於妻子彭鎧立於2019年捐贈的數萬份電影文物,不僅分為兩個展館,也特別上映導演歷年作品等豐富精選內容。


展場之一的臺北市立美術館的外觀。展覽的海報等文宣品相當顯眼。

以7個視點剖析楊德昌

楊德昌曾如此說過:「電影創作即是講述真實的一個過程,因此相當困難。」本展嘗試以各種角度解釋其獨特風格,宛如「楊德昌電影」的縮影──宏觀且複眼,既嚴肅又不失幽默。

在臺北市立美術館的展覽,根據時代、風格和自身立場等,以七個主題探討楊的一生和創作活動。每個展區除了展示電影的道具、資料以及珍貴手稿,呼應各個主題的裝置藝術也是一大亮點。


「一一重構:楊德昌」入口。免費提供的展覽手冊的品質也相當講究。

第一個主題是「時代的童年(CHILDHOOD THROUGH AGES)」。此主題意指「超越時光的童年」,透過作品思索自己究竟成長於怎麼樣的時代,許多作品都將焦點放在兒童和青少年身上,描繪他們的純真和不成熟(以及這些特質的消失)。藉由展板的內容整理,可以將楊德昌的主要活動與當時的世界情勢做對照。


出自「時代的童年」展覽看板

接下來的展區,主題「略有志氣的少年(A SOMEWHAT AMBITIOUS ADOLESCENT)」意指「稍有野心的少年」,以青春為關鍵字,聚焦於其代表作《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令人驚嘆的莫過於那巨大螢幕,播放著主要電影片段與彩排時的影像,兩面螢幕之間還放置著主角小四的父親在劇中所坐的椅子和桌子。其他的展示內容包括帽子與手電筒等道具、手寫草稿與筆記,以及與電影情節相關的報紙等資料。


兩個螢幕播放著連動的影像,從不同側視角和觀看方式會影響整體空間的觀感。

城市與複音音樂

楊德昌是一位以城市為題材的創作者。在展區「城市探索者(THE URBAN EXPLORER)」,聚焦於他早期的作品,從電影創作前的導演處女作之電視劇《浮萍》(1981),到電影《海邊的一天》、《青梅竹馬》(1985)和《恐怖份子》(1986),可以見到其逐步深入探索城市。

此展區的大型裝置,正呼應著「城市」一題。天花板上懸掛著數個大小螢幕,宛如大樓的窗戶般,播放著各個作品的影像。再往前走,掛在牆壁上的巨大臉部照片隨風搖擺,重現出電影《恐怖份子》裡的經典畫面。


懸掛在天花板上的螢幕。照片後方還掛有數個螢幕。


重現電影《恐怖分子》經典場景的裝置。照明時而轉變為象徵暗房的紅光。

楊德昌出生於中國上海,兩歲時移居臺灣,大學時赴美求學。回到臺灣追求電影導演夢後,也不時會造訪美國。其不僅能在日常依場合說流利的中文與英文,除語言外,也擁有複數的聲音與面容。除了拍攝電影,他也經手製作音樂錄影帶,甚至有時站在鏡頭前充當演員。

展區「多聲部複語師(THE POLYPHONIC PRACTITIONER)」即是在深究楊德昌如此多層次與多聲道的一面。模擬海邊印象的三面螢幕裝置、英文手寫日記、聚焦於各式活動的影片等展示之餘,也可以聽到其以英文朗讀他敬愛的電影導演韋納荷索的著作《冰雪紀行: 荷索的慕尼黑-巴黎日記》。


地板上也投影出波浪,因此實際上有四個螢幕。聲音也是重要元素之一。

喜劇與哲學

「我不是為了觀眾而創作喜劇電影,而是為了讓他們走出電影院時,能藉由電影意識到自己的人生就是一部喜劇。」正如同他曾經說的這段話,可以看出楊德昌對待喜劇的態度與純粹的喜劇作家有顯著差異。在「活力喜劇家(THE ZESTY SATIRIST)」展區,聚焦在職涯後半如何以諷刺的幽默道出社會與時代的一面。

特別被選出的代表作品有兩部,一部為以資本主義社會中的愛情與藝術為主題的《獨立時代》,另一部則是夾雜著英文與中文的年輕男女悲喜劇《麻將》(1996),此次還可看到後者的劇情高潮處的珍貴排練影片。然而,最不容錯過的是他在90年代演出的舞臺作品的紀錄影片,整區的內容豐富到足以花上數小時。此外,在重現他的書架中,可以看到大友克洋的《阿基拉》和日本的雜誌等與日本有關的刊物。


《獨立時代》片中的特效字幕以影像方式被投影出來。


書架上還有《守護者》《開膛手》《蝙蝠俠:阿卡漢瘋人院》等知名美國漫畫。

楊德昌的遺作《一一》是一部以某個家庭為主軸的群像劇,融合了青春、愛情、暴力、家庭、談笑、社會等多元題材。展區「生命沉思者(THE LIFE PONDERER)」即是以「人生的思索者」的角度,反映出此部作品涵蓋的範圍之大。

在此,可以仔細地觀看電影《一一》的相關展示,以及楊德昌從小就熱衷、對他來說是另一種重要創作活動的漫畫,還有未能完成的動畫電影《追風》的試片與設定資料。


《追風》試片總長7分鐘。還有其他原本正在著手的動畫作品。

最後一區「夢想實業家(THE DREAM ENTERPRENER)」,展示了這位「夢想實踐者」遺留下的未發表劇本和故事筆記,以及反映出其輝煌得獎紀錄的獎狀與獎杯。此外,也播放著主演《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張震、主演《一一》的尾形一成、岩井俊二、濱口龍介、韋納荷索、奧利維耶阿薩亞斯等人談述楊德昌的影片。

為展覽收尾的是刻在楊的墓碑上的一段話:DREAMS OF LOVE AND HOPE SHALL NEVER DIE(愛與希望的夢永不消失)。在展場的出口處,也可以透過詳細生平年表一覽他的一生。


充滿細節的展示內容,有機會的話請務必走訪一趟展場。

另一個展場也不容錯過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為播放特別內容的展場,展示內容也相當豐富,從各個作品的分鏡和詳細設定的展示牆,到親筆原稿、試裝的紀錄照片等,既可以看到完整腳本內容,也可以透過幕後花絮照片想像當時的拍攝現場。

現場最有趣之處莫過於拍照點,重現了電影《一一》中的經典婚禮場景。此外還有可以自由索取的「名言金句錄」,也可以留言給楊德昌導演。雖然此展場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有一段距離,需要轉搭捷運才能抵達,即使沒有預計要觀賞影片,光是展覽內容即有前往一趟的價值。


大型展示板。仔細看的話意外會花上一段時間。


圖片說明:《一一》拍照點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於展期上映的作品,除了有楊德昌導演執導的8部電影作品和電視劇《浮萍》,還有其負責腳本製作的余為政導演作品《一九零五的冬天》(1981)及楊生前精選的10部電影作品和特別上映的2部作品。

楊所選的10部作品分別是:韋納荷索《天譴》(1972)、大衛林區《藍絲絨》(1986)、史丹利庫柏力克《發條橘子》(1971)、費德里柯費里尼《八部半》(1963)、成瀬巳喜男《浮雲》(1955)、伍迪艾倫《曼哈頓》(1979)、亞倫雷奈《我的美國舅舅》(1980)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鄉愁》(1938)、小林正樹《切腹》(1962)、羅伯特布列松《錢》(1983)、馬塞爾萊比爾《金錢》(1928)。

此外,被選為特別上映作品的兩部電影分別是,是枝裕和執導的紀錄片《電影映照時代:侯孝賢與楊德昌》(1993),以及楊從小就喜愛的手塚治虫創作的《原子小金剛 宇宙的勇者》(1964)。除了其中幾部作品外,大多數作品在日本也觀賞得到,請務必與其執導的作品一併玩味。


現場販賣的刊物《Fa電影欣賞 2023 第195期》為楊德昌專號,內容也相當豐富。

《一一》發表後,楊在某次採訪中表示:「我想做的作品多到可以造一座山」。如果他還在世的話,2023年時會是75歲,儘管作品發表速度較慢,應該會為觀眾帶來更多部電影與作品。

此次的回顧展讓觀展者可扎實咀嚼他的成就、百般嘗試的日子和留給這個世界的遺產,包含他許多未能實現的夢想。真心期望此展有朝一日能到日本等其他國家舉辦巡迴展。


最靠近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的車站「新莊副都心站」的月臺門

參考文獻:Jon Anderson著、篠儀直子譯《Edward Yang》(青土社)

採訪、撰文:稻垣貴俊
攝影:中園聖美

標題圖片:楊德昌首次回顧展「一一重構:楊德昌」於2023年10月22日止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和新北市的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舉辦。

稻垣貴俊 [作者簡介]

撰稿人、編輯。海外電影評論家。影評、專欄、採訪報導等撰寫內容多元,刊登在書籍、雜誌、電影手冊、網媒等眾多媒體。同時擔任日本國內舞臺作品的調查研究與諮詢顧問,近年參與的作品有《潘朵拉之鐘》(杉原邦生導演)和木之下歌舞伎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