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性自住買盤需求熱 國銀房貸餘額衝破10兆大關
(中央社記者謝方娪台北27日電)政府實施新青安貸款及全國公教員工築巢優利貸,催動剛性自住買盤出籠,金管會統計,今年1月底國銀房貸餘額正式衝破新台幣10兆元,年增率連8個月走高至8%,改寫近16個月新高。
金管會分析,房貸餘額走高反映政策性貸款催動的實質自住需求,不認為與炒房有關,且建融餘額年增率走低,反映建商推案趨於保守,意味政府健全房地產政策持續有效中。
金管會今天公布,截至今年1月底止,本國銀行辦理購置住宅貸款餘額(含催收款)正式衝破10兆元大關,達10兆631億元,年增率連8個月走高至8%,且創近16個月新高。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分析,除了實施新青安貸款政策、全國公教員工築巢優利貸的政策性貸款因素外,加上土建融興建完工後轉分戶貸款、進入農曆春節前交屋潮,均促房貸餘額年增率走升。
同時間,有「建商推案信心指標」之稱的國銀辦理建築貸款餘額(含催收款)近3兆6379億元 ,年增率連5個月下降至4.31%,且創至少逾5年半新低水準。
童政彰表示,主因各部會推動健全房地產政策、通膨推升建材價格上漲2大因素,導致建商推案態度趨於保守。
對於房貸餘額持續攀高,是否意味房市趨熱,童政彰解釋,國銀房貸餘額走高一大主因是新青安貸款,貸款條件為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名下沒房子、且購屋用於自住時,政府站在補助青年圓夢立場所提供的政策性貸款,全國公教員工築巢優利貸亦是支持實質性買房需求,不認為與炒房有關。
童政彰指出,另一方面,從供給面觀察,建築貸款餘額年增率反映健全房地產政策及通膨推升物價上漲等,讓建商推案態度趨於保守,顯示打炒房政策仍然奏效。
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商業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不得超過放款時所收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的3成,俗稱銀行不動產放款天條,銀行會自行設定更嚴格的內部要求,多半以28%以上為警戒區。
金管會今天同步公布,截至今年1月底止,扣除土銀及輸銀以外的36家本國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達14.23兆元,月增0.07兆元,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同步攀升至53.19兆元,月增0.15兆元。
按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設算,今年1月底銀行不動產放款平均比率轉走高至26.75%,月增0.06個百分點。
若從個別銀行檢視,比率在29%以上銀行維持1家,比率在28%至29%區間的銀行同樣維持3家,僅比率在27%至28%的銀行家數出現變化,自2023年12月底的10家降至9家。
童政彰解釋,星展(台灣)銀行因合併花旗(台灣)銀行消金業務,自2023年8月起不動產放款比率即高掛29%以上,此為合併特殊因素導致,金管會已給予星展(台灣)銀行一段調整期。(編輯:翟思嘉)11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