剴剴案暴露收出養制度困境 綠委籲:需衛福部、地方與民間機構協力改善

[FTNN新聞網]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一歲半男童剴剴遭虐受害案件引發社會高度關注,也凸顯台灣收出養制度顯有許多待改進之處。為使受安置的孩童可以最完善的照顧、符合孩童最佳利益的照顧,民進黨立委李坤城、沈伯洋、陳秀寳、黃秀芳以及台北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今(26)日召開記者會,針對台灣收出養制度的現實困境、安置資源的擴充、完善監督收出養組織運作制度,傾聽第一線社工意見,補足漏接孩子的社會安全網,讓孩子們可以平安健康的長大。

民進黨立委李坤城、沈伯洋、陳秀寳、黃秀芳召開記者會。(圖/陳秀寳辦公室提供)
民進黨立委李坤城、沈伯洋、陳秀寳、黃秀芳召開記者會。(圖/陳秀寳辦公室提供)

民進黨立委李坤城、沈伯洋、陳秀寳、黃秀芳與台北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副理事長沈曜逸今日上午召開「緊急呼救:台灣收出養危機,孩子的未來誰來救?」記者會。

沈伯洋分享自己收養的經歷及心聲,根據社家署統計,去年台灣出養兒童人數為202人,現在還等待出養的兒童有468人,台灣目前收出養制度需要主管機關衛福部、地方社福單位與民間機構共同協力改善,缺少任何一塊都不行。

李坤城表示,相較於台灣安置兒少案件逐年提升,安置資源顯有不足。過去收出養制度為中央社家署訂立指導原則,地方政府編列相關預算,委由民間機構執行業務,卻造成許多地方政府未必能編列符合中央標準的預算,也讓民間機構因為資源不足而捉襟見肘、窒礙難行。

李坤城認為,照護安置孩童相關費用應有適當調整機制,每年參照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成長率)公告調整,讓更多願意照顧孩童的安置系統,不論是居家托育保母或是寄養家庭,願意加入孩童安置的行列,加上定期確實督導訪視,避免安置孩童面臨保母個人照顧可能產生的疏漏。

李坤城指出,衛福部應全盤檢視安置資源,增加安置經費、並規劃相應的財源挹注,推動機構與通過審核的優良保母長期合作,讓安置處所的建置跟上孩童安置制度實際運作需求,以確保每一位接受安置照顧的孩子都能平安健康成長。

陳秀寳表示,在中央的少子女化對策計畫中,規定每60名居家托育人員配置1名訪輔員,實際上可能造成訪視員因為要負擔的案量過大,在訪視業務上難以確保能針對每個個案進行有品質的、足夠詳細的訪視,導致難以有效察覺孩童是否遭受不當對待,訪視員所必須負擔的案量應該要重新檢討,否則少子女化對策根本就是一場空。

陳秀寳指出,衛福部在要求提升訪視頻率的同時,更要了解訪視員需要哪些制度性的協助,需要哪些有效的行政手段來確保兒虐的情況不會發生,同時要與民間機構共同針對「居家托育」設立「如何確保兒童有被安全且有品質的照顧」的審視標準。

陳秀寳提到,過去民間訪視員經年累月所累積了經驗,卻從來不曾出現在任何一個訪員的在職訓練或社家署提供的訪視指引裡面,衛福部應該集結訪視員的經驗,立刻與民間居家托育單位進行諮詢會議,重視第一線訪視員的經驗、也要了解居家保母的心聲,才能真正改善目前托育制度的漏洞。

黃秀芳則呼籲,現在傳出世界展望會即將全面退出寄養業務的消息,許多地方社會局處首長擔憂將引發連鎖效應,必須對收出養組織的運作進行通盤檢視,衛福部應該了解收出養機構所面臨的困境,與機構協商如何完善既有制度、補足相關資源。

「沒有民間社福機構夥伴的協力,社安網只會愈破愈大洞」,黃秀芳提醒,目前在衛福部及社家署的策進作為中,很少看到政府未來如何避免讓「社會安全網」成為「社工安全網」,未來關於收出養制度討論和改革的過程中,都應該將第一線社工的觀點和建議納入未來修訂相關制度的考量,重視社工在實務工作的經驗,才能讓政策制定的更符合現實需求。衛福部應與第一線的社會工作者建立長期的溝通機制和參與平台,並繼續改善社工人員的勞動條件,持續研議如何培養社工久任的機制,創造更正向的公私協力模式,才能讓社工更願意留在社會福利的體制內。

沈曜逸指出,3月20日台灣各地的社工工會與600名挺社工的夥伴,帶著兩天內就連署到2781人、84個團體的陳情書前往衛福部,希望衛福部可以聆聽大家的聲音,並且認真改革,無奈衛福部至今音訊全無,衛福部是否把人民期盼的聲音丟在旁邊?將基層的聲音視如敝屣?

沈曜逸重申,任何會議有基層實務代表、以及服務使用者是非常重要的,衛福部許多重要的會議或決議,就如同衛福部24日提出兒盟7點缺失一樣,嚴謹度不足、缺乏外部人員參與共同決策機制;每次決策機制也沒有客觀實證數據;過程未採納外部意見;擬定社工勞權消極...等。希望衛福部不要只光會檢討缺失,自己有相同的缺失時卻又做不到。

此外,沈曜逸也敬告台北市長蔣萬安,他在3月22日回覆台北市會全力給社工支持,實際上的情況,卻是從蔣萬安上任後,一次都沒有召開任何與社工基層對談的會議,也從未與北市社工工會進行關於勞動議題的協商,最基礎的社工薪資制度都無法落實,台北市服務的社工也有約3成的社工拿不到該有的年終。

沈曜逸表示,不論中央或地方,都將支持社工當作一個口號,但最基本的傾聽、採納基層的聲音都做不到,這些口號只會讓社工對體制失望,因而失去成為一個社會工作者的信念價值,最後只能離開社工界,無助於社會福利的推動,帶給人民更好的生活。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香港通過基本法23條「悲哀的歷史時刻」 綠委嚴正抗議籲港府立即撤回
遭控「5秒散會」護航頂新!王育敏喊「道歉否則提告」 王義川回應了
國民黨傳甲動杯葛北市臨時會 王義川嗆「不出席就公佈名單」:一個都跑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