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返鄉創舉!南排灣百年流落在外文物跨國返鄉展覽

▲踏上8950公里—南排灣文物返鄉之路,獅子鄉鄉長朱宏恩率領公所組成文物調查研究暨參訪交流團隊,今(13)日出發前往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進行文化交流,於小港國際機場合影。(記者王苡蘋攝)
▲踏上8950公里—南排灣文物返鄉之路,獅子鄉鄉長朱宏恩率領公所組成文物調查研究暨參訪交流團隊,今(13)日出發前往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進行文化交流,於小港國際機場合影。(記者王苡蘋攝)

獅子鄉公所團隊前往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館進行調查研究交流 文物將重回故鄉!

【記者 王苡蘋/高雄 報導】由屏東縣獅子鄉公所組成的文物調查研究暨參訪交流團隊將在2024年06月13日前往北歐瑞典的斯德哥爾摩,與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展開為期十天的文物檢視研究與參訪交流事務。

獅子鄉公所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及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於去年(2023)12月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後,持續地與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研議文物返鄉展覽的後續規劃,並組成多方專業能力及代表性之團隊:行政首長、部落族人(傳統領袖家族、文物再製工藝師)、學術研究者、博物館文物修復師及獅子鄉文物陳列館工作人員等。

▲▼獅子鄉公所(文物館)(曹毓嫻攝)

於此之前,獅子鄉公所(獅子鄉文物陳列館)自2022至2023年,進行兩年的初步文物調查,包括14場次的部落會議及22場次的個別深入訪談,完成初步辨識典藏於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約50件疑屬南部排灣族的文物。部落耆老的無私和對於文化永續傳承的期盼,奠定了獅子鄉公所踏上這條8950公里,將典藏於瑞典的這批文物,回到源出社群,返鄉展覽的決心。

▲獅子鄉鄉長朱宏恩帶著交流信物受訪(記者王苡蘋攝)

獅子鄉鄉長朱宏恩Paljaljim Matuljitulj表示,這次團隊前往瑞典最主要的工作目的是進入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的文物典藏庫房從事文物檢視研究工作,一方面要補足前兩年以圖錄進行訪談與分析,而無實體文物的缺憾,從而補充更多在文物形制、圖紋、製作工法等細節記錄;另一方面則是與瑞典館方典藏管理人員具體討論藏品的物況、修復的可能、展示的方式,及計畫明年(2025)借展至獅子鄉文物館所需要的環境與設備條件等,以作為評估這些文物是否適合返鄉展覽的依據。同時,此行也將與臺灣駐瑞典之臺北代表團、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工作者及北歐博物館的Sámi薩米族(北歐原住民族)工作者進行參訪及交流,期望能更進一步地達到研究成果的共享、殖民處境的相互理解及原住民族與博物館之間的關係與彼此合作方式的反思。

▲▼獅子鄉公所(文物館)(曹毓嫻攝)

更重要的是,朱宏恩鄉長Paljaljim Matuljitulj認為,此行除了帶著部落族人們期待文物返鄉的盼望,這更是臺灣目前29座的原住民文化館,第一次突破與嘗試,將百年以來流落在世界角落的文物,以實體文物跨國返鄉展覽的方式,重新回到它們的故鄉!

在這過程當中,特別感謝文化部、國立臺灣博物館及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長期以來對於獅子鄉公所及原住民族文化的重視與支持。希望未來能在多方的助力之下,繼續為在地機關、原住民文化館舍及部落族人,開創嶄新的共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