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雄疑酒後併心臟病辭世 逾50歲小心動脈狹窄

親民黨副秘書長劉文雄疑似因為酒醉嘔吐窒息,引發心肌梗塞緊急送醫,經過11天搶救,最後仍宣告不治,享壽64歲。醫師指出,冠狀動脈在30歲以前很少有明顯阻塞,即使男性從40歲後,血管開始出現脂肪堆積,血管內徑還未必受影響,不過45歲、50歲就可能狹窄達50%,隨著年紀愈大、狹窄程度往往愈嚴重;女性受到荷爾蒙的保護,約莫會比男性晚10年發生。

心臟病、心肌梗塞、中風等疾病是現代人大敵,嚴重時都可能危及生命,建議民眾在接受健康檢查時,重視與心血管健康有關的項目。

臺大醫院內科部暨健康管理中心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內科臨床助理教授李百卿接受最新一期《好健康》雜誌訪問時指出,統計顯示,心肌梗塞患者,每4人就有1人到院前死亡!要降低心肌梗塞的風險,就要了解冠狀動脈的健康,重要的觀察指標就是動脈硬化。硬化是因冠狀動脈內脂肪沉積與斑塊增加所造成,導致動脈口徑變狹窄,進而降低心臟的血流量與氧氣供應。

導致動脈硬化可分為傳統風險因子與非傳統風險因子,傳統風險因子包括年齡、糖尿病、吸菸、高血壓、血脂異常、肥胖,這些占動脈硬化5成因素,若加上有冠心病家族史,風險就更大。

非傳統風險因子包括腎臟病、蛋白尿、左心室肥大、代謝症候群、慢性發炎疾病等,這些因子多半與傳統風險因子有相關性,進而加速動脈硬化。比如有乾癬、紅斑性狼瘡這類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會增加血管發炎的機會,當血管持續發炎就會加速動脈硬化。

民眾檢查心血管分為兩種管道:一是門診、另一是透過健康檢查,因為需求不同,提供的檢查項目有差異。通常會到門診掛號的患者,已經出現不適的症狀,比如走路或運動時感覺喘、悶,心口像有大石頭壓住的感覺,這時冠狀動脈的狹窄程度多半已達50%、甚至是70%以上。此時門診會安排做「運動心電圖」,看看是否出現缺氧變化,這項檢測必須血管狹窄達70%以上才測得出,準確度大約7成。若檢測結果異常,則建議做侵襲性的心導管檢查。

另一種檢查選擇是「核子醫學心肌灌流掃描」,準確度比運動心電圖再高一點,大約8成,同樣也是狹窄達70%以上才能看到是否有問題。這兩種檢查只需擇一來做,若是門診患者,兩者健保都有給付。

健康檢查常見心血管項目

健康檢查的對象則是一般健康的民眾,必須自費。除上述核醫掃描外,還有以下幾種常見的項目:

A、動脈硬化度分析

這個機器同時量測四肢血壓,計算出胸、腹部大血管的血流脈波傳導速度,速度越快代表血管越硬化。從全身動脈硬化的表現,來推測冠狀動脈硬化的程度。

B、頸動脈超音波

以超音波看脖子血管,如果頸動脈的影像顯示硬化斑塊嚴重,可推測冠狀動脈可能也有硬化的問題。

上述A、B兩種檢查都是以「旁敲側擊」的方式,從周邊血管去推敲冠狀動脈的情況。為什麼要這麼迂迴?因為是相對較便利且花費較少的心血管檢查選項。如果已知的風險因子不多,健檢時可以先選這類的檢查,若結果顯示血管不太健康,下次可改做直接看冠狀動脈的項目,比如鈣化分數。

C、冠狀動脈電腦斷層鈣化指數

這是看冠狀動脈的鈣化程度,在不打顯影劑的情形下做電腦斷層,工作檯分析計算出來一個分數,這個分數是指數型增加,從0分、10分、100分往上跳。建議40歲後可考慮做,如果鈣化分數是0分,可以排除有嚴重的血管狹窄,5年內不用做;若介於0~100分,間隔2~3年再做;如果超過100分,就需要轉門診做較積極的治療。

D、電腦斷層冠狀動脈血管攝影

鈣化指數雖然可知道血管有老化,但不知道精確位置、也不知道狹窄程度,更精密的檢查就是需要注射顯影劑的「電腦斷層冠狀動脈血管攝影」。現在多半使用256切以上的高速電腦斷層來做掃描。

這項檢查建議40歲後、且有風險因子才考慮。若檢查結果正常,5年內不用再做;若狹窄程度約25%~49%,2到3年後再檢查即可;若狹窄達50%以上,建議去看門診,加強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並評估心肌是否有因此而缺血。

E、「同半胱胺酸」及「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

這都是抽血就可檢驗的項目,反映的是血管受傷的程度。比如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e)這個物質在腎臟病患、缺乏葉酸者的體內較多,代表氧化壓力大;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是發炎反應的指標,代表體內在發炎。無法單靠這兩個項目知道血管健康狀況,所以通常是附加在心血管套餐裡,如果血管發現有問題,這些項目用來幫助找出可能的原因。

心血管健檢項目通常還包括「十年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透過年齡、是否有糖尿病、是否吸菸、是否有高血壓、是否血脂異常這5個動脈硬化傳統風險因子,計算出10年內得心肌梗塞或猝死的風險。


延伸閱讀:心血管檢查 讓您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