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易齋》會心俯瞰文化戰略觀

劉易齋》會心俯瞰文化戰略觀
劉易齋》會心俯瞰文化戰略觀

【愛傳媒劉易齋專欄】一、探勘常變之道

人類跨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東西方許多戰略學者、政府智囊、媒體網紅、大企業家乃至華爾街金融操盤手及軍火販子,對於全球資源整合之戰略剖析,容有參考可議之價值,可作為對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社會等地緣戰略思維的模擬想定。

惟此之前,到目前乃至未來,依據人類歷史變遷「判不準原理」和「業力循環系統」以及「易道文化戰略觀」的常數、變數互為因果之辯證律則來廟算,則還有許多不確定性及「預設結果宿命論」的可能變項發生。

二、莫忘歷史殷鑑

其實,近半個世紀以來,諸多縱橫家之論點設計,均涵蓋甚廣,深層周延,可以作為各種戰略想定的參考,然而世局變化莫測卻與後來的發展大相逕庭者,史不絕書。例如一百年前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建國大綱」、「建國方略」可謂美善恢宏之建國治國藍圖,卻不敵日本侵略中國十四載與國共內戰的歧異變數!

嗚呼!百年板蕩黎民哀,國運蜩螗樑柱傾。勝機橫嘗妖氛斬,奈何海峽湧洶濤。若此英雄氣短的蹇難時遇,亦可溯往於康梁變法的凋殘年代。清朝末年,康有為於遭逢「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上書不達、考試落第,而志氣仍壯之際,揮灑寫就《出都留別諸公》七律五章之一:「天龍作騎萬靈從,獨立飛來飄渺峰。懷抱芳馨蘭一握,縱橫宙合霧千重。眼中戰國成爭鹿,海內人才孰臥龍。撫劍長號歸去也,千山風雨嘯青鋒」。

及至甲午之戰,清朝慘敗,國遭裂解。康氏悲憤作詩:「山河尺寸堪傷痛,鱗介冠裳孰少多?杜牧罪言猶未得,賈生痛哭竟如何?更無十萬橫磨劍,疇唱三千敕勒歌,便欲板輿常奉母,似聞滄海有驚波」。與此詩先後相應者,有愛國詩人連雅堂先生的《寧南詩草》「登赤嵌城」乙首:「七鯤山色鬱蒼蒼,倚劍來尋舊戰塲。地剪牛皮成絕險,潮廻鹿耳阻重洋。張堅尚有中原志,王粲寧無故國傷。落日荒濤望天末,騎鯨何處弔興亡」。今人遙念當年凜凜國士之暢懷激烈,唏噓浩嘆一波波國觴血潮,寧無憾悵憂悲之讎憤乎?

三、「心數」決定「氣數」

爾來廻瞰歷史潮汐屢生變數之成因脈絡,又非一般知識、智商、謀算層面所能計算量度。所謂「氣數」興衰也者,不就是如此?而「心數」決定「氣數」,「氣數」影響「命數」的道理,不也就是一切「世間法」與「有為法」紛紛擾擾的衆生相嗎?而執著在不同思想維度、經驗印痕及價值觀迥異的生命視野,又何必勉強相附應和呢?所謂:夏蟲不可語冰,緣有以也!

我們從臺灣近三十餘年來,俯首乞羮於西方強權之附隨組織,其所作所為的掏空民族文化資產及拙劣詐騙手段,乃得以占驗其得逞於平行時空的虛幻魔法,亦當可推測其罪孽積累深重,必然自陷於因果循環的悲劇羅網。

如是細思勘驗,無論從江湖論劍或廟堂制度化的權術想定來綜觀世界發展趨勢,一般政客買辦或美國金融首腦的操盤算計,不能不謂深謀遠慮。彼等人為的操作系統程式,頗有與過去、現在、未來之刼難進行式,存在著若合符節之徵象。例如近年發生的俄烏戰爭、美中科技經貿衝擊、日本軍國主義復甦、朝鮮與伊朗的核武蠢動,為人作嫁之焦土台灣,與世界新三國競合態勢之縱橫捭闔⋯⋯,均有識與不識者的諸多論點。但是,若對中國易經的陰陽循環論與中西文化深層基因,缺乏深度且寬闊的研究體會,又沒有厚德載物的大我胸懷,則其「氣數在心」的常變之術,仍不出「因果」範疇!

四、上善若水、兵形無形

所謂上善若水,兵形無形的道理,正在於成竹在胸!

縱橫歷史與現實觀察,得勢者每每自恃權威、逞強搜羅無度,殊不知福報有限、生滅有期,一旦福氣享盡、業報現前,悔恨莫及啊!

因此,若欲全方位綜經世局,尋求千秋萬載「和平共榮」之道,必須讀通經史,用俯瞰宇宙的視野,慈悲寛宏的氣度,超限格局的獨隻慧眼,順勢統整「無為法」空有俱無之文化戰略核心樞機,熟悉妙用文化智慧經絡,體現經世致用之道,如此戒慎恐懼,步步為營,方足以勘亂扶危、濟世太平!

是故,欲臻善「禮運大同篇」的世界和平理想,智者咸知應該摒棄西方的「二元對立」思想、馬基維利的「君王論」及達倫道夫的「文化衝突論」見解。回歸到東方易經智慧之「中道文化觀」,憑藉陰陽調和、剛柔並濟、融大同存小異的文化核心智略,體悟老子「道德經」的恆變常經之理,滌蕩紛擾,感化人心,方能拯救億萬生靈於水火,進而跨足世界共榮發展之康莊大道。

作者為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法學博士,深耕水墨藝術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