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論述、回應民意 立委也掀AI熱

仁來瘋!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台掀AI浪潮,不只企業,連政府也開始採用。國民黨率先用生成式AI做政治攻防,國民黨立委羅廷瑋表示,他用AI彙整大數據,加強問政論述,也透過AI了解反方意見,避免困於意識形態與同溫層。藍營數位黨部召集人、立委葛如鈞則透露,他面對部分激進網友留言,也開始用AI回覆。

葛如鈞表示,國會改革法案,國民黨率先運用Open AI的ChatGPT技術,做「周爺爺活字典」,民眾可打字或語音詢問法案爭議點,未來將讓周爺爺活字典跨平台無遠弗屆。他也在自己官網導入AI,並利用AI複製自己聲音,唸三讀條文給使用者聽。

葛如鈞提到,因應歐盟AI基本法已上線,包含threads、instagram、facebook等社群平台,有「AI內容」的小標籤,允許大家使用AI作為民意溝通回應,只是必須負責任標註這是AI回覆,他面對有些網友激烈對談,也開始用AI回覆,並標註提醒。

羅廷瑋表示,他曾詢問AI關於民眾關心的社會議題,AI彙整協助他用不同角度看議題,最後也提出「保持中立」的建議。他也用AI了解反方意見,加強論述,避免問政陷入同溫層或意識形態,「AI沒有藍綠政黨意識」,這將是重要參考依據。

多名民進黨立委辦公室助理也都習慣用AI協助工作,平時大量運用AI整理逐字稿、上字幕、翻譯,甚至將發文丟進ChatGPT調整成IG、臉書格式,還會加上表情貼圖。還有助理在議題發想、了解法案沿革的階段,就透過AI輕鬆整理資訊。

民眾黨立委張啟楷表示,辦公室團隊在問政及專屬頻道質詢影片宣傳推廣上,會用AI作輔助。他強調AI確實是可善加利用的工具,尤其是在資料比對及搜尋上;但是在文字生成及資訊產出,仍因缺乏人類經驗及習慣,少一些人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