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深臺灣史研究網絡中研院臺史所與臺史博簽署合作備忘錄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鍾淑敏所長(左)、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張隆志館長(右)。(中研院提供)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鍾淑敏所長(左)、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張隆志館長(右)。(中研院提供)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鍾淑敏所長(左)、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張隆志館長(右)。(中研院提供)

為推動臺灣歷史的研究與教育,促進公共資源的共享與互惠,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6日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雙方將透過舉辦主題展覽、出版及教育推廣活動,分享典藏與研究成果,增進大眾對臺灣史的認識。

本院臺史所鍾淑敏所長表示,臺史所與臺史博設立宗旨及業務各有重心,臺史所的學術任務是引領與提升臺灣史研究的深度與格局,進而促使臺灣史成為國際學術界的重要領域;而臺史博作為展覽館,則致力於臺灣歷史與民俗文化相關文物、史料之蒐集、整理、保存、研究、展示及推廣教育業務。雙方在史料收集、展覽、出版等領域過往已有密切的合作經驗,本次簽約不僅是兩個單位的結盟,更期待透過雙方密切的交流合作,積極推動臺灣歷史研究進程。

臺史博張隆志館長表示,簽約儀式是臺史博與中研院臺史所合作的重要里程碑,雙方將合作加速臺史博在博物館研究、典藏、展示、數位創新、公共服務與教育功能轉型升級,並致力於豐富臺灣歷史的研究成果,讓更多人了解臺灣的歷史與文化。

本次簽約儀式選在本院南部院區關鍵研究中心進行,期為南臺灣學術界開創特色研究。本院長期投入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累積豐富的研究資源,特別在南部院區設置「人文社會研究基地」,研究團隊陸續進駐,帶動新的研究社群。近日設立的「數位圖書檔案室」,亦提供線上資料庫,遠端共享中研院的圖書檔案資源,活絡南部地區的研究潛能。

簽約現場有多位貴賓出席觀禮見證,包括本院學術諮詢總會副執行秘書呂妙芬、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主任蔡幸娟、南瀛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執行召集人陳文松、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研究發展組組長陳靜寬及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教授兼任臺南學研究中心主任戴文鋒等,學界相當期待兩個單位簽署合作備忘錄,加深臺灣史研究網絡,放大研究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