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推動港埠建設 鞏固臺灣港群國際競爭力

【民眾網黃楸玲/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8月7日表示,全球經濟動能持續受通貨膨脹及升息與俄烏戰爭等影響下,自111年下半年起需求疲軟並延續至112年上半年,景氣未復甦的情況中,臺灣港務公司致力加速推動各項港埠建設及營運措施,預先為將來做足準備,以迎接景氣翻轉所帶來商機。

董事長李賢義強調為提升港埠營運效能,迄今已完成臺北港南碼頭區公共建築新建工程,以因應臺北港南碼頭區新生地招商及廠商進駐需求;臺中港加速辦理37、38號碼頭新建工程及南填方區新建海堤工程,協助離岸風電業務的推動;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第一期於5月份啟用,強化高雄港服務2.4萬TEU貨櫃船的港埠能量。

在水岸觀光及客運方面,透過優化旅運場站設施,吸引廠商進駐投資及提升服務量能,基隆港東3東4旅客服務中心開幕及高雄港新旅運中心正式啟用,搭配後疫情時代郵輪市場復甦,帶來國際郵輪旅遊新契機,112年上半年臺灣港群郵輪已到靠128艘次,目前全年預報共有287艘次,預計旅客人數將達46萬人次。

ESG永續發展是驅動企業成長的動力之一,臺灣港務公司超前部署ESG相關措施,如成立永續發展策略委員會及推動委員會與專案辦公室、榮獲2022年臺灣企業永續獎「運輸業-白金獎」及「循環經濟領袖獎」、臺灣全球商貿運籌發展協會2023年「ESG物流永續獎-場域環境組金獎」。

員工協助及社區互動方面,111年下半年完成基隆、臺中、高雄等三家教保中心服務,今年下一學期招生已達滿招;永續發展的種子,已埋在臺灣港務公司經營環境裡。

臺灣港務公司112年下半年續依各港口發展重點,持續朝核心本業及港區水岸開發而努力,重點工作包含基隆港完成軍用碼頭及威海營區西遷工程;臺中港結合三井Outlet Park水岸觀光發展,辦理20A、20B遊艇碼頭招商;配合離岸風電發展需求,安平港完成新建11號碼頭暨後線場地;高雄港第五貨櫃中心79-81號碼頭將交付予萬海公司,擴大航商營運基地提升作業量能,推動蓬萊港區倉庫整修及基礎設施改善工程;花蓮港辦理14號碼頭倉庫整建工程,規劃作為旅運通關設施及東海岸文創倉庫市集,以促進港埠觀光發展。

因應智慧化及港口永續發展趨勢,依營運管理需求導入科技輔助,建置如「港區自動化車道導入AI影像辨識」、「智慧車流系統」、「智慧監控管理系統」、「海氣象及應變即時系統」等;另落實綠色港埠發展計畫,賡續執行臺灣港群環境監測工作、辦理向海致敬及推動生態港認證更新,並配合SDGs、ESG及國際減排趨勢,擬定臺灣港群減碳路徑及藍圖規劃,設定港務公司於2030年碳中和50%、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減碳目標。

董事長李賢義表示,展望未來,除進行中的各項港口建設外,也將持續朝向數位轉型發展,建構安全、效率、品質、永續智慧港口,並配合政府減碳、能源轉型等政策,協同港口生態圈產業共築港口永續發展環境,以鞏固臺灣港群國際競爭力。

高雄港雙旅運中心首次迎接雙郵輪(圖:臺灣港務公司)
高雄港雙旅運中心首次迎接雙郵輪(圖:臺灣港務公司)

更多新聞報導:
2023阿里山神木下婚禮 阿里山FunPASS
海洋光譜號首航 基隆港郵輪產業後勢看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