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推動2050淨零轉型 內政部長劉世芳:產官學界共同攜手驅動未來碳匯新里程

觀傳媒 報導
觀傳媒 報導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內政部今(2)日在國立中興大學舉辦「自然碳匯及低碳建築研討會」,部長劉世芳致詞時表示,為實踐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我國的淨零轉型仍有許多挑戰,現行以「增匯」及「減碳」兩大面向努力外,更需要產業界及學術界人才共同合作。透過這次研討會零距離聆聽產業意見與基層聲音,期盼與各界多面向如自然碳匯推動現況、效益評估與量測基準以及節能策略等溝通交流,建立公私協力管道,共同找出最符合臺灣未來永續發展的淨零轉型路徑。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內政部今(2)日在國立中興大學舉辦「自然碳匯及低碳建築研討會」,部長劉世芳致詞時表示,為實踐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我國的淨零轉型仍有許多挑戰,現行以「增匯」及「減碳」兩大面向努力外,更需要產業界及學術界人才共同合作。透過這次研討會零距離聆聽產業意見與基層聲音,期盼與各界多面向如自然碳匯推動現況、效益評估與量測基準以及節能策略等溝通交流,建立公私協力管道,共同找出最符合臺灣未來永續發展的淨零轉型路徑。
劉世芳說明,為加強社會對話與產業溝通力道,特別針對增匯、減碳政策討論,在「增匯」的部分,內政部主管的國家公園、濕地與海岸是臺灣最關鍵的自然碳匯吸存區域,也是重要的藍碳(鹽沼、紅樹林、海草床)種源庫與復育基地,根據試算,國家公園森林碳匯溫室氣體移除量約為20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占全臺林業部門移除量之百分比9.39%;藍碳(濕地及海岸地區)每年碳移除量約9.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後續將再精進如何守護生物多樣性與提升增匯生產力,尤其0403花蓮地震嚴重影響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根據衛星影像估算碳匯損失約3,821公噸,因此,內政部也會積極規劃在各國家公園及濕地內,推動二氧化碳移除量增匯以求平衡。
劉世芳說明,為加強社會對話與產業溝通力道,特別針對增匯、減碳政策討論,在「增匯」的部分,內政部主管的國家公園、濕地與海岸是臺灣最關鍵的自然碳匯吸存區域,也是重要的藍碳(鹽沼、紅樹林、海草床)種源庫與復育基地,根據試算,國家公園森林碳匯溫室氣體移除量約為20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占全臺林業部門移除量之百分比9.39%;藍碳(濕地及海岸地區)每年碳移除量約9.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後續將再精進如何守護生物多樣性與提升增匯生產力,尤其0403花蓮地震嚴重影響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根據衛星影像估算碳匯損失約3,821公噸,因此,內政部也會積極規劃在各國家公園及濕地內,推動二氧化碳移除量增匯以求平衡。

▲加速推動2050淨零轉型,內政部長劉世芳出席今9月2日在中興大學舉辦「自然碳匯及低碳建築研討會」。(圖/記者廖妙茜拍攝)

劉世芳指出,在減碳部分,內政部也持續推動公有社會住宅均需取得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建築能效標示等,內政部統計減碳至今,12萬戶社會住宅每年可減碳約4.74萬噸;預估至121年底,社會住宅累計可達25萬戶,每年可減碳約11.23萬噸,其餘各類公有新建建築物預計可提前至115年全面達成建築能效1級目標。至於營建產業關切碳費徵收、少子化缺工、預鑄工法、原物料上漲、建築物設置太陽能光電板等因素對營建成本的影響等,內政部也將持續聆聽產業意見與基層聲音,並持續與各界進行溝通及交流。
劉世芳指出,在減碳部分,內政部也持續推動公有社會住宅均需取得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建築能效標示等,內政部統計減碳至今,12萬戶社會住宅每年可減碳約4.74萬噸;預估至121年底,社會住宅累計可達25萬戶,每年可減碳約11.23萬噸,其餘各類公有新建建築物預計可提前至115年全面達成建築能效1級目標。至於營建產業關切碳費徵收、少子化缺工、預鑄工法、原物料上漲、建築物設置太陽能光電板等因素對營建成本的影響等,內政部也將持續聆聽產業意見與基層聲音,並持續與各界進行溝通及交流。

▲為實踐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我國的淨零轉型仍有許多挑戰,現行以「增匯」及「減碳」兩大面向努力外,更需要產業界及學術界人才共同合作。(圖/記者廖妙茜拍攝)

劉世芳感謝,這次研討會邀請中興大學林幸助終身特聘教授主講「自然碳匯量測與效益評估」、經濟部能源署葉光哲科長主講「我國節能策略與發展」、環境部氣候變遷署高俊璿科長主講「自然碳匯推動現況」分享提供更寬廣方向,讓「增匯」、「減碳」的挑戰,化為產業投資、創造就業的新機會,攜手產業與學界共同驅動未來碳匯新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