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外籍看護溝通 嘉市府提供3語圖卡

嘉義市長黃敏惠介紹「外籍看護照顧技巧圖卡」。(廖素慧攝)
嘉義市長黃敏惠介紹「外籍看護照顧技巧圖卡」。(廖素慧攝)

外籍看護是長照好幫手,但約6成有語言隔閡問題,嘉義市長照中心提供通譯人員及「外籍看護照顧技巧圖卡」幫助外籍看護與雇主溝通,圖卡有中、英、印尼文3種語言,做通譯約20年的新住民潘鳳英認為,文化差異、每個被照顧者的照護技巧需求不同,很需要良好溝通。

「黃姊」3年前發生車禍初期重傷癱瘓臥床,經過物理治療師朱世瑋協助復健、外籍看護照顧,已能坐輪椅及下床行動,市府邀請她與朱世瑋示範25種照護技巧,印製成中文、英文及印尼文3語的「外籍看護照顧技巧圖卡」。

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家庭雇用外籍看護工遇到的問題有59.2%是「語言不通」、13.1%照護技術不佳,市府委由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媒合通譯員促進雙方的溝通,「外籍看護照顧技巧圖卡」可以讓外籍看護按圖學習運用技巧。

市府衛生局長廖育瑋指出,嘉義市目前老年人口有17%以上,不少家庭聘雇外籍看護居家照顧失能失智的長者,通譯員能協助外籍看護掌握照顧的重點,首創「外籍看護照顧技巧圖卡」每張卡各有重點技巧,可以快速抽取使用,並附有QRCode掃描看影片練習,民眾可到長照中心索取,或上衛生局官網長照中心查詢下載。

市府表示,目前有印尼、越南、泰國、菲律賓、柬埔寨等各國通譯人員能幫忙通譯,而以印尼籍看護工居多,通譯需求大。

潘鳳英說,台灣雇主不熟悉印尼看護工的穆斯林文化,往往因文化差異造成雙方溝通及互動不佳,還有每個被照顧者的身體狀況有差異、情緒等問題,都需要不同的照護,也是外籍看護及雇主必須好好溝通協調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