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小農》注意塑膠微粒對農業的危害 已經潛伏多年的土壤生態殺手

知名的香蕉品牌在每根香蕉上都貼上標籤,看起來很高級,但是在回收做堆肥時,就不妙了。(圖片來源/方儉提供)

5月在陽明山梅居休閒農場,樸門永續設計認證教師唐敏(Tammy Turner)教十多位學員如何做堆肥和厚土,將農場的枯枝落葉、雜草,以及廚餘作成有機堆肥,唐敏指導學員要把香蕉皮上的塑膠標籤,和紙箱上的膠帶仔細移除。

「如果有這些塑膠進入堆肥中,是很不好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它們移除,才能做出好的堆肥。」唐敏向學員解釋。

「塑膠不會分解,怎麼會對土壤不好呢?」相信不少人會這樣想,根據許多土壤方面的研究,農田土壤中已經充斥了大量的塑膠和塑膠微粒,正在破壞土壤和土壤微生物與小動物的生存,也影響到農業和食品安全。

在厚土法底層隔離的紙箱上,貼著一條條的膠帶,唐敏指導學員把膠帶一條條撕掉,以減少未來這些塑膠進入土壤中。(圖片來源/方儉提供)

哭泣的海龜和沈默的土壤

前幾年,海龜鼻孔插著一支吸管,保育人員將吸管從海龜鼻孔拉出來的影片,鮮血從鼻孔流出,海龜的眼睛似乎也痛得掉出眼淚。這段影片打動了許多的人,導致許多國家,包括台灣,都開始禁用塑膠吸管。然而更大量的塑膠微粒(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膠碎片),正默默的侵蝕我們的土壤,如果我們不立即採取行動,將會造成更嚴重的環境危機和糧食安全問題。

大規模生產,廉價,快速消費,再加上回收和管理不足,分解緩慢,導致塑膠廢物和塑膠微粒的大量積累在農田中。微塑料的特點是穩定,小,並具有比例較大的表面積,和強疏水性。它們是許多疏水性有機污染物、重金屬、致病菌和耐藥基因的載具,全世界土壤中的塑膠微粒污染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塑膠來自石油的輕油裂解、合成產生,從1950年代開始流行,迄今已有近80年的歷史,使用量呈指數成長,現代人幾乎不可能在「無塑」的環境中生活。有人以為塑膠是「千年不化」,其實塑膠在自然環境中,很容易被紫外線分解,但是變成碎片,散布更大,而不會消失,也就是將其碳基的有機分子破碎化,進入更深層的環境中,包括海洋、土壤中。

大量使用的抑草蓆,不一定能抑制雜草生長,但一定會殺死土壤。(圖片來源/方儉提供)

海洋方面大家可能耳熟能詳,在太平洋有數個塑膠微粒形成的漩渦,像是一大鍋太平洋東西岸城市排放塑膠的濃湯,更有大量廢棄的魚網,造成海洋生態耗劫。但是我們可能忽略了就在我們腳下的土壤塑膠微粒問題。

土壤中的微塑料確實會導致環境和健康問題。這些微小的塑膠顆粒會對土壤特性、生態系統和潛在的人類健康產生各種負面影響。

有些標榜「可分解塑膠」其實是把玉米澱粉或是大豆蛋白混入塑膠樹脂中,再製成塑膠布、塑膠袋,或其他塑膠製品,而這些「可分解塑膠」只是澱粉、蛋白質分解而破碎,並不是真的「分解」;這類假的可分解塑膠另一個重大的問題,就是被當成塑膠回收,摻雜的澱粉、蛋白質分子會破壞塑膠原來的可回收性,讓其他可回收塑膠變成無法回收的廢品。

微小的傷害造成無可回復的災難

一般而言,塑膠微粒會造成土壤以下的危害:

改變土壤特性 - 塑膠微粒可以改變土壤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其疏水性讓土壤喪失保水能力、破壞原來的土壤結構和酸鹼值,這些變化會影響土壤的整體健康和肥力,進而影響植物生長和農業生產力。

生態系統破壞 - 塑膠微粒可以與土壤動物,如蚯蚓、土壤中的昆蟲,相互作用,影響它們的行為、繁殖和生存。這可能導致土壤生態系統和食物鏈的破壞,並對更廣泛的環境產生潛在後果。

疾病載體 - 塑膠微粒碎片的表面可能攜帶致病生物,作為環境中疾病的載體。這可能對野生動植物和人類健康構成風險。

食物和水的污染 - 塑膠微粒可以通過食用受污染的植物和動物進入食物鏈,進入溪流、湖泊,甚至在飲用自來水中被發現。攝入塑膠微粒的長期健康影響尚未完全瞭解,相當塑膠的塑化劑不斷的釋放到食物鏈中。

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農業廢棄塑膠的危害,盡量避免使用,或是減少使用,若非使用,則需重複使用,而且要能回收。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買碳權可以降低公司碳盤查的排放量 美化碳帳本嗎?
德國股市一度改寫歷史新高 歐股Stoxx 600指數比下道瓊今年已漲7.3%
英國才關掉境內所有中共祕密警察站 蘇納克與拜登就公布「大西洋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