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小農》血生薑到何時? 花東三法將大肆入侵脆弱的山林

長良林道的生薑濫墾,直接造成土石流,危害下游的長良里。(攝影/方儉,下同)

山下默默努力種碳,山上卻在大張旗鼓破壞山林

如果我們不能及時遏止違法大規模的山林破壞,所以有節能減碳都是假的

「我們這麼努力的種碳,政府沒有鼓勵我們,卻放任外人來山上任意破壞山坡地,種生薑,賺黑心錢,搞到地震、颱風一來,我們就心驚膽戰。」

政府讓外地人破壞山林,卻不管居住百年居民的生命

前幾年外地人來到花蓮縣卓溪鄉境內的長良林道,大肆開發山林,種植生薑,原本鬱鬱蒼蒼的山林,一夜間變成癩痢頭,不但醜陋,而且隨時可能山崩、土石流,讓在下游的玉里鎮長良里居民非常奮慨。

3、4年前長良里長陳文華帶領了里民封鎖長良林道入口,阻止大型工程車輛、機具到入山濫墾濫伐,但經縣政府官員的「疏導」,要求里民留給別人一條生路,就把這件官商勾結傷天害理的山林慘案給「河蟹」了。

「憑什麼政府讓外地人上山種薑、破壞山林,還要顧及他們的生計,卻不管我們居住在此百年的居民的生命?」2023年1月初,我和長良里民簽署「台灣小農種碳專案」的合約,我問他們,這裡有什麼環境風險,於是居民憤慨的向我說明過去2年所遭遇到的黑暗經歷。

的確,山下的長良里小農民興高采烈的加入國際減碳計劃,對這個台灣最偏遠的山村的居民(離花蓮市、台東市都要2小時車程),算得上是台灣「邊疆的邊疆」,這幾年來,因為退輔會原來的長良農場,轉型為台灣最大的有機農業專業區,而有了點聲音,但是住在這裡的居民仍維持慣行農法,但是希望嘗試一下「種碳」這樣的減碳計劃,看看有沒有翻身的機會。

「反正我們再差也不能差到哪裡去了!」長良里民黃正賢哀莫大於心死,這也是眾多居民的寫照,這一個在末稍,住於玉山八通關古道的出口,曾經因林班伐木而有短暫的繁榮,但也比台灣各地先一步老齡化、少子化,早已「生不如死」,長良國小原來有1、2百個學生,現在小學加幼兒園只有40人。

初次嘗試「小農種碳」

花東米很有名,長良的米也不差,但在邊陲的邊陲,只能無奈的看玉里、富里、池上、關山的米賣得好價錢,長良米只能敬陪末座。雖然台灣很小,但是與台九線隔了一條秀姑巒溪,沒有遊客,只能默默的種田,認命的當一頭「敗犬 underdog」。

2022年5月來第一次長良,一個安靜沈睡的村莊,沒有特色,也沒有希望,我來了一、兩次,也沒有特殊印象,直到2022年底,里民邱垂泉問我全里的農田加入「小農種碳」的可行性,於是我拜訪了里長陳文華,他自己也種了十幾甲田,對「種碳」也似懂非懂,反正認證不花錢,也不要投入太多力氣、錢,抱著姑且一試的心理,就介紹我和當地的2個產銷班員見面,向他們說明什麼是減碳、種碳。

當時我也不太有經驗,講了大氣層二氧化碳、暖化……,里民聚精匯神,卻兩眼茫然。有一位伸完懶腰,打了個哈欠說:「告訴我們怎麼做吧,我們能做就配合,不能做就算了。」於是我問他們可以少打田嗎?「可以,打田還要花錢,少打還省點錢,而且我們現在在第二期水稻到第三期水稻間,要種蕎麥,可以不打田。

「打田」就是整地,用耕耘機把土翻起來,對農民而言是打田越勤快,土就越可以消毒不會有病菌。但事實上,可能剛好相反,打田會把土壤中的有機碳、微生物大量消減,土壤反而會被紫外線消毒而貧瘠。但大型農機當道,打一甲地要5千元,也是份不錯的收入,而且還要再補肥料,大家都有錢賺。

「我們試試減少打田吧!」這也算是減碳的減少翻耕,另外則是盡可能少用除草劑,因為除草劑系統性的進入土壤中,是很好的殺菌劑,而土壤中有機碳,其實大多數是有生命的細菌本體的生物質量(biomass)。我也不敢大聲說,因為我不是種田的,我也沒經驗,只是讀了許多國外文獻、報告,大概是這樣;另外國內有些人進行免耕農法,結果產量減少,這的確也是個問題。

種生薑一次,要休耕10年

「你們這裡有沒有土石流?」我在做專案小農訪談時,必須了解各種風險,因為2022年9月18日玉里大地震,震驚全國,長良里的地也裂開了,聯外橋樑3座斷了2座,到現在到富里的長富大橋才算剛修好,到玉里的玉長大橋還沒好。不過地震對田的影響不算大,1個月內就修復了,風險算小的,但是土石流呢?

有人稍稍猶豫的說:「我們山上在種生薑,你看山上就知道了,我們擔心會有土石流。」

「好,請帶我去看。」我和里民坐著四輪傳動的吉甫車上山,不久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片被推平的山林,原來的雜木林都被推到一邊,有些開始種了生薑,算一算也有10公頃,這就在中央山脈八通關的門戶,長良林道,如果要開發,就必須進行水土保持,但是一做水土保持,1公頃就是幾百萬,上千萬的工程,種生薑在農業算是暴利,一甲地也頂多賺1百萬,去做水土保持,豈不賠大了?

種生薑是個很怪的農業,種完一次,大概10年都不能再種,就要換一塊地,西部大多被這些種薑的開發完了,就大舉來開發大東部,但是東部崇山峻嶺,山高水急,再加上地震頻繁,颱風直襲,來花東不論在海岸山脈、中央山脈種生薑,必然要大舉入侵好不容易才安定化的山林,過去30年護林、保林的工作毀於一旦。

2023年9月海葵颱風過境,造成長良里土石流、淹水,也使農田土壤流失。(圖片來源/長良里長陳文華提供)

小農努力省碳,花東三法卻要大規模入侵脆弱的山林

這明顯是官商勾結的結果,所以我在2023年2月寫了「長良林道的血生薑」,引起了各界重視,關心環境的監察院紀惠容、趙永清委員就主動調查,而花蓮縣政府也表示會糾正開發商,停止破壞水土保持。

2024年1月底,我再登上長良林道,發現這些膽大妄為的生薑商人,仍然肆無忌憚的更擴大開發,所以我實名舉報,否則我無法對長良里民交待,更無法對社會大眾交待,我們努力謹小慎微地改變根深蒂固農業的概念,省下一點點的碳,但山上大肆開發,我卻坐視,這會良心不安的。

最近看到「花東三法」,要大規模的入侵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山林,更何況我們對所有的地質、地理、水文、水理的情況也不清楚,就要用政治壓土機來碾壓山林,忘掉了保鄉護土的基本承諾,未來只會引來大地反撲。

在這時候監察委員來巡查長良林道種生薑的現場,正可以讓當道掌權者當頭棒喝。血生薑只是一個小小的個案,而後面則是成千上萬的血淋淋的生吞活剝我們珍貴賴以生存的山林。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眼見不一定為憑 OpenAI:多國政治團體利用AI帶風向進行認知戰
抵制個資遭濫用!臉書利用貼文訓練AI 歐洲用戶可提出反對個資被蒐集使用
慶祝離婚行情?南韓SK集團會長被判付前妻325億台幣 股價狂飆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