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小農》遠慮近憂訪能登

著名的輪島塗觀光展售店整棟倒下。(攝影/方儉)

在我心裡深處,一直有個台灣面臨大地震的恐懼,我想這不是無理由的,2013年碰到日本地質考古學者都司嘉宣,他以預測日本東北會發生千年大地震而聞名,後來就是2011年的311大地震、海嘯,並導致核災。他向台灣訪日團隊介紹,日本從海底隆起一千多萬年,而台灣從海底隆起才三百多萬年,相較起來,台灣台灣地質更年輕,應該會發生更大的地震、海嘯,所以長期以來他專研台灣地震,還會講中文。

今年1月1日才開年,就聽到日本能登半島「又」發生大地震,許多房子倒塌,我一直想去災區看看,直到今年5月初,在慈濟基金會賑災工作人員的安排下,前往能登半島考察,並評估是否有可能以國際黃金標準減碳與永續認證,來幫助當地災民復建,並有國際標準來設計評估重建工作的各項專案。

 

紫色警報!開車走過能登半島,在兩線道的「里山里海道」映入眼簾的是紫色繁花正茂的紫藤,漫山遍野。然而當地人說明,紫藤多,代表農地已經廢耕,半數以上的土地已經不再有人耕作。(攝影/方儉)

觀光必經之地輪島市的朝市在地震後火災,過了5個多月,仍怵目驚心。(攝影/方儉)

地震造成能登半島2千多處這樣的塌方、土石流。(攝影/方儉)

紫藤盛開,當地的農民矢志恢復四百年的傳統的白米千枚田

前往日本小松機場的班機上,大多數是去日本黑部立山觀光的旅行團乘客,去登山、賞雪,沒有人去能登的里山海道的。我是偏向虎山行,在慈濟賑災小組的安排下,我們花了2天在災區行走,特別是里山海道這一帶。所謂「里山」,就是不同於平原的丘陵地型,在這裡的住民利用森林、狹小的土地,建構一個永續共生的生態、生活、生產的型式。能登半島石川縣輪島市的白米町,以「白米千枚田」而成為「里山」的代表。

 

因為丘陵地形,水稻田細碎化,才有「千枚田」的稱號,在海邊的丘陵地,映照山海美景,可惜地震把田震壞,無法蓄水,就無法耕作,80%變成黃土,當地的農民矢志恢復四百年的傳統。(攝影/方儉)

白米千枚田是日本丘陵地梯田的代表,已經耕耘了400年的歷史,2001年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定名勝,2011年又被聯合國認定為世界農業遺產,可謂勳業彪炳,他們是以田小而聞名,4公頃的基地,竟有1004塊田,最小的大約一張報紙大。當地人主要種的是越光米或能登越光米,仍以手工耕田、插秧、收割,並且以日曬方式曬乾稻米,一公斤售價為1千元日幣。

這次地震,白米千枚田受到極大的破壞,80%的田都被震壞,因此漏水無法進行今年的春耕,沒有耕作的田,就回復成沙土,當地農民只能春耕剩下的200塊田。5月8日到白米千枚田時,他們正在為水田劃線,準備12日的插秧活動,因為當天會有各地的贊助、預訂者會來田裡共同插秧。(可惜我12日一早就要回台灣)

白米千枚田具有歷史、生態與農業的意義,我們訪問農民,他們並沒有對土壤中的有機質了解過,這4百多年來就是這樣依「古法」進行耕作,對土壤有機質並沒有特別的關注,產量似乎也差不多。從田地裡火燒過的黑色痕跡來看,秋收後他們確實是把不要的稻草燒掉。在日本,田間燒秸秆稻草是合法的。

 

 

因為地形崎曲,無法使用大型農機,甚至連水牛都困難,迄今「千枚田」仍以手工做所有的農事。(攝影/方儉)

慈濟基金會顧問謝景貴在千枚田認了一塊和浴缸差不多大的田。(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提供)

「小農種碳」在日本能登半島,9月將前往採樣

原本以為日本農民比較保守,不會接受外界的建議而改變,但與農民代表山下博之溝通後,他竟爽快的答應,而且很樂意配合,我相信這和慈濟賑災團隊這幾個月和他們交流是有很大的關係,否則日本農民不太可能一下就能同意作些許改變。

此外日本輪島的農民和政府官員對於永續發展目標(SDGs)都算是耳熟能詳,但對於國際上可以認證SDGs的量化績效都感到相當新奇有趣。畢竟日本是已開發國家,屬於京都議定書的附件一國家,國際減碳的買方,而不是賣方,去年日本才開始有J-Credit的碳信用交易機制,但和大多數國家一樣重視綠能、工業、交通、建築等方面,農業只有5個方法學:改變豬與雞的飼料配方減少氧化亞氮排放,畜牧糞便排放管理改變,在茶園土壤氮肥應用硝化作用抑制劑減少氧化亞氮排放,在作物與草地的礦質土添加生物炭,以及延長水稻種植中的排水等。目前尚無土壤有機碳的碳匯方法學。

與日本小農討論「小農種碳」在日本能登半島的可行性。(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提供)

不過日本的小農都能理解如果增加土壤有機碳,有助於土壤健康,和稻米的產量,都樂意進行「小農種碳」的嘗試。所以約定今年9月底,他們收割後,我們會去進行採樣,並在這段期間內申請黃金標準專案立案。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臺灣人要理想還是愛麵包? 中研院蔡明璋解析從東亞到全球的「後物質主義」
國會改革拚三讀》賴系立委郭國文、鍾佳濱、吳思瑤 賣力捍衛「論述不能輸」
中信金高層人事換血》辜仲諒重返董事會 吳一揆回鍋接金控副董 詹庭禎暫代銀行董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