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後重生 臺東國際地標向陽樹正式啟用

臺東國際地標尼伯特風災劫後重生!縣政府昨(22)日晚間在海濱公園舉辦向陽樹開幕啟用儀式,由黃健庭縣長偕同即將上任的饒慶鈴縣長,與創作者游文富先生一起拉開序幕,正式呈現國際地標新大型編織藝術品《向陽樹》夜景風貌,期盼透過每晚定時光雕音樂秀,吸引更多人潮,為觀光注入新活力。

 

臺東縣長黃健庭表示,國際地標原先作品《生命之樹》因2016年尼伯特風災,受損嚴重,兩側廊道的竹編早已拆除。考量作品已達公共藝術法定年限,這次邀請游文富藝術家重新打造,以原國際地標鋼構造型為基礎,結合樹、山、海等意象,表達臺東之美。另外,夜間搭配燈光及音樂,每晚8點及9點各一場不同主題的光雕音樂秀,結合交響樂及原住民風格組曲,編織屬於臺東的夜晚,歡迎大家前來打卡朝聖。

 

創作家游文富指出,向陽樹創作發想,是從國際地標旁沙灘上往都蘭山眺望時,看到山脈連綿起伏,腳邊感覺到永不停歇的浪潮,耳朵聽到時大時小的海浪聲,搭配周遭森林公園綿密的樹木群,象徵著臺東生生不息的人文生態,讓他有了創作的靈感。

 

時光拉回民國100年,文建會鼓勵各地方政府引進國際級地標藝術,擇定補助臺東縣政府設置國際地標《生命之樹》。原作品結合了竹藤與不鏽鋼,主體是一顆具觀景休憩功能的球體,兩側延伸竹編藤廊道,但在尼伯特颱風侵襲後,廊道上的竹編藤全數毀損後已拆除,主球體則沿用至今。

 

臺東縣政府交觀處長江慧卿表示,國際地標的竹藤編為自然材質,有其使用年限,加上破百年紀錄的尼伯特風災侵襲,原結構部分毀損,考量遊客安全及觀感,便決定循公共藝術辦法規定辦理重新設置。

 

準臺東縣長饒慶鈴表示,國際地標是臺東市區內最令人放鬆的地點,往東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往西是高聳壯麗的都蘭山脈,周遭也有豐富的樹林生態,透過國際級新地景藝術的開放,相信能讓更多人知道臺東擁有傲視全臺的絕佳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