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旅榮光】國防大學 精益求精 追求完美

記者洪子揚/臺北報導

國防大學自民國前6年創校迄今已經歷115年,期間,歷經9次更名,39任校長,更為國家培育出數以萬計傑出將校。國防大學發展分為4個時期「陸軍大學」、「聯參及軍種指參大學」、「三軍大學」及「國防大學」等。

歷經多次遷校 日益茁壯

「陸軍大學」時期,源自民國前6年,河北保定所創立「陸軍軍官學堂」。民國前1年7月更名為「陸軍預備大學堂」。民國元年10月,遷至北平,定名為「陸軍大學」,後因戰亂多次遷校,民國38年5月「陸軍大學」奉命遷臺,至民國40年移至新竹,民國41年第23期學官畢業後,陸軍大學時期結束。

「聯參及軍種指參大學」時期,民國41年5月由新竹遷至臺北大直,更名為「國防大學」。同年11月再更名為「國防大學校」。民國48年9月更名「三軍聯合參謀大學」。民國57年9月「三軍聯合參謀大學」正規班與陸、海、空軍參謀大學研究班合併,改稱「三軍聯合大學」。

「三軍大學」時期,民國58年12月「三軍聯合大學」改制為「戰爭學院」,並與陸、海、空三軍參謀學院合併為「三軍大學」。民國86年6月配合校園整建工程遷至龍潭「武漢營區」,在此時期也成立兵學研究所,民國89年更名為「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

「國防大學」時期,民國89年5月將原「戰爭學院」及陸、海、空軍指揮參謀學院更名為「戰略學部」、「陸軍學部」、「海軍學部」「空軍學部」後歸隸「軍事學院」,並與「國防醫學院」「中正理工學院」及「國防管理學院」合併成「國防大學」。

軍事戰略研究學術重鎮

民國95年9月將「國防醫學院」改隸國防部,「政治作戰學校」更名為「政治作戰學院」後隸屬國防大學;「軍事學院」解編,各「學部」回復原名為「戰爭學院」及陸、海、空軍指揮參謀學院;「中正理工學院」及「國防管理學院」定名為「理工學院」及「管理學院」。並於民國96年8月,搬遷至桃園市八德區新建之「率真校區」,開展承先啟後的廣闊格局。民國101年1月1日納編語文中心,同年4月1日納編「遠朋國建班」,為校轄一級單位;民國105年5月1日戰爭學院戰研所所長職缺,由副校長兼任修編為「教師(副教授以上)兼任」、11月1日政戰學院政治系「中共解放軍研究組」調整為「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政治研究組」刪除,原編制人員調整至「政治系」。

校長王信龍上將表示,國防大學為培育國軍優秀人才的最高軍事學府,肩負基礎、進修、深造三個層次教育重任,創校至今始終堅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理念,在歷經百餘年的淬鍊和茁壯,成為軍事戰略研究的學術重鎮。

王校長指出,緬懷前輩無私奉獻,奠定堅實的基礎,亦對全校教職同仁群策群力,共同推展校務、教研工作,營造優質的教育環境的努力與付出,表達由衷地感謝;另期勉學員畢業返回部隊,都能展現卓越的將校風範,成為部屬的表率、捍衛國家安全最重要的骨幹。

王校長強調,回顧國防大學115年的光榮歷史,都是前輩胼手胝足、積累下來的,期許同仁傳承卓越校風,為學校永續發展盡心努力,再創歷史新頁。

(系列二十三)

國防大學為培育國軍優秀人才的最高軍事學府。(國防大學提供)

校長王信龍上將為參與體育競賽的同仁加油打氣。(國防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