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星村 眷村文化新浪潮

記者李佩玲/專題報導

位於屏東市區的「勝利星村」,為全臺灣保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最完整的日式軍官宿舍建築群;充滿濃厚眷村風情的勝利星村,不僅保存了豐富的眷村文化及歷史建築,也引進逾90個文創特色品牌進駐,並注入多種形式的文化展演活動,眷村老屋與新時代浪潮交織出的獨特風格,讓此處成為不少民眾口中的「全臺最美文創園區」。

民國16年,日本陸軍飛行第8聯隊進駐屏東,合併先前的警察飛行班,25年再擴編為第3飛行團,在附近興建大批官舍;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後接收做為國軍眷村,並再增建,自此讓屏東市區充滿濃厚的眷村文化風情。107年,屏東縣政府爭取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屏東飛行故事再造歷史場域計畫」,陸續完成修復屏東勝利、崇仁(成功區)、崇仁(通海區)等眷村眷舍空間,並命名為「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V.I.P Zone」,形成了特色創意聚落及街區。

建築活化利用 全臺最美文創園區

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內共有73棟歷史建築,為讓歷史建築活化再利用,在眷村內歷史建築修復完成後,也引進各式具文創特色的店家進駐,包括特色餐廳與咖啡館、獨立書店、風格花藝、服飾織品業、藝文展覽等,讓眷村不再只是歷史文化的展示場域,更是城市的舊城核心區域。

來到勝利星村,除探索園區歷史氛圍與特色店家外,最不能錯過的還有「將軍之屋」及「孫立人將軍行館」;其中,「將軍之屋」過去為鳳山陸軍官校校長官舍,建築物為獨戶形式,四周環繞庭院,在修復過程中拆除原有圍牆,只留下入口處的紅色大門,館舍呈現開放式的建築與庭園景觀,民眾可自由地從各種視角欣賞,館內則常設「勝利星村、再現閃亮之星」展覽,包含星村大事記、時光抽屜、歷史建築修復步驟等,讓民眾了解勝利星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孫立人將軍行館」的建築物建於26年,屬於和洋折衷式住宅,當年是作為日本陸軍第3飛行團團長官舍,後來第4飛行團團長也曾進駐,是屏東市區內的重要建築文化資產之一,無論在建築空間型態、建築樣式和構造型式都反映出日據時期屏東市官舍建築特質。戰後,此建築由國民政府接收,36年至44年為孫立人將軍行館,其後又改為空軍招待所,91年經文化資產審議登錄為歷史建築。

跨領域合作 打造首座「遺構公園」

另外,由於勝利星村園區內仍有部分無法修復的日式歷史建築,因此,縣府也結合建築師、文資專家、藝術家、結構技師等跨領域專業,將屋況難以完整修復的老建物解構,就地取材,透過裝置藝術,讓原本一片廢墟、斷垣殘壁變身為藝術地景,打造為全國首座「遺構公園」,並透過光、影的呈現,讓歷史建築與當代藝術進行對話,從早到晚都有不同風景,相當值得一遊。

將軍之屋開放式的建築與庭園景觀,民眾可自由地從各種視角欣賞。(取自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網站)

屏東縣政府將勝利星村無法修復的日式歷史建築,打造為全國首座遺構公園。(取自屏東縣政府網站)

勝利星村不僅傳承了眷村文化,也吸引許多文創特色店家進駐。(取自屏東縣政府交通旅遊處臉書粉專)

孫立人將軍行館是勝利星村的必訪景點之一。(取自屏東縣政府交通旅遊處臉書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