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破產危在旦夕 賴香伶提案設置立院年金改革委員會

【民眾網曹景旭綜合報導】

面對各界對勞保財務危機的質疑,行政院長陳建仁日前表示將於明(113)年度總預算編列1000億元撥補勞保,勞動部長許銘春還夸言「撥補也是一種改革」,卻不願面對勞保現制的財務失衡,已非透過撥補所能挽救。為凝聚立法院主要黨團共識,促使行政部門面對勞保改革,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副總召賴香伶7日召開記者會,邀請專家學者,呼籲成立「立法院公共年金改革委員會」,讓公共年金永續發展的重要一步從立法院開始。

(民眾黨提供)
(民眾黨提供)

賴香伶表示,根據國發會2022年的人口推估報告,台灣2025年會進入超高齡社會,加上少子女化的人口結構問題,必將對勞保財務造成巨大衝擊,現行制度根本無法永續經營。不面對問題,只以預算撥補勞保,必將隨著收支短差擴大排擠其他政事支出,或必須舉債支應,亦不利於未來世代負擔。2020年起,賴香伶在立法院即要求執政黨提出勞保修法版本,甚至應召開國是會議,但行政部門都相應不理,面對過去制度設計錯誤的缺漏,將高額負擔轉嫁於未來世代,違反世代正義原則。2028年起,勞保破產,退休世代也領不到;至於2018年完成的軍公教年改,依法也已到了5年定期檢討的時刻,所以在公共年金改革的路上,其實是不分職業別、不分世代,沒有人應該是局外人。

郝充仁表示,以瑞典於1990年代成功推動基礎年金改革為例,當時該國高齡人口占比為18%,並面臨嚴重赤字缺口(GDP 的12.3%),高漲的失業率(由1.7%提高至8.2%),以及遭逢經濟衰退,這些都促成朝野意識到改革的必要性。郝充仁指出,瑞典的年金改革過程,可以分為年金委員會、年金工作小組以及年金執行小組三個階段。1984年政府任命年金委員會,負責調查現有年金之缺失,並提出具體改革建議。1991年至1994年則進入年金工作小組,而小組成員必須排除利益團體(工會與老人團體等),僅包括由主要政黨所選派之專家學者。工作小組成員必須承諾兩件事,先確認指導原則再規劃細節,並在協商完成後,不再更動協商內容。最後,1995年至1998年,則進入執行小組階段。其主要議題,在於政府各部門在法案執行過程中,其所需要的溝通與協商,尤其是財政部門與社會福利部門。在此階段中,專業的幕僚單位,便扮演重要角色。而在瑞典政府,這個單位便是國家社會保險局。1991年11月保守黨組閣,新政府任命年金工作小組,由社會安全部長擔任主席。郝充仁表示,瑞典經驗值得我國參照之處在於,朝野主要政黨必須要在年金議題,取得基本的共識,並遵循瑞典模式,成立年金工作小組。以勞保基金將於4年內用罄的情況,時間的急迫性,立法院應盡速成立工作小組。

曾任總統府2016年年金改革委員會委員的吳忠泰表示,立法院不是行政院立法局,尤其是當行政部門明顯違背主政者的重大承諾時,更不可自我繳械。立法院設立特種委員會,可以共同承擔政治責任,滿足所有背負選民期待的立委參與。台灣勞保已不是5年編2470億能解決,因為每年新增支付責任超過6000億,而且用擠牙膏的撥補正足以拖掉最後時間。攘外必先安內,要全民共同捍衛主權與國土安全,卻不願拆掉勞保地雷,一步一步惡化世代衝突。這樣的政府怎能讓人民團結?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勞保年金制度在2008年7月18日於立法院三讀通過時,就已經確定了日後必須持續改革的命運。當時,朝野立法委不顧確實以被保險人貢獻、人口結構等為基礎的精算規劃,在年金給付率上競相加碼,進而加速了勞保財務危機。事實上,在十年前(2013年)馬英九總統執政時期就已提出改革方案但無疾而終,而在2016年蔡英文總統也在年改會後嘗試提出改革版本,在政治的壓力之下,迄今亦仍原地踏步,讓勞保改革問題更趨複雜嚴重。倘若十年前就已知病灶卻不做任何處理,只會讓問題更加棘手和迫切。

台灣勞工陣線表示,經過十幾年來的討論,無論是政府或民間都已針對勞保改革提出方案,但在政治上欠缺了選擇改革方案的勇氣。「解鈴還需繫鈴人」,勞陣強烈呼籲效法韓國的作法,並依立法院組織法第10條第2項成立「特種委員會」專責處理勞保年金改革,並在特種委員會之下成立「社會諮詢委員會」,廣泛收集各個改革建議方案及精算評估後決定,讓勞保年金改革能往前邁進。有鑑於勞保年金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勞陣亦將於近日拜會立法院長及立法院各黨團,希望立法院朝野各黨能夠屏棄成見,共同承擔勞保年金改革這個關鍵的歷史重任。

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表示,1075萬的勞保被保險人,佔台灣總人口的46%,理所當然的幾乎均為工作年齡人口,攸關勞動者自己的現在與未來,支撐著台灣社會的現在與未來。面對人口結構、勞動市場等多重變遷衝擊下的勞工保險,已不可能以現狀維持或甚至永續,不是執政黨要負責任而已,而是全民、不同的黨派與社會力量,必須共同面對此重大挑戰,積極對話,尋求共識,找出最終得以永續的解決方案。他呼籲,除執政者應努力提出可能的方案外,國會,亦屬不可或缺的必要行動者。立法院,不能僅僅作為「多數決民主體制下、一翻兩瞪眼」的儀式性對決屠宰場,缺乏負責任的對話,只剩民粹性語言與主張,只為牟取政治利益,那將愧對後代子孫,使做為世代契約的年金制度毀於一旦。台灣,需要自己的波德模式,讓賴香伶委員的提議,成為一個朝野準備負責任之對話的必要準備。

賴香伶指出,勞保問題會如此之大,是跨越藍綠政黨的集體共業,畢竟在2009年勞保改制年金前後,各界就提出勞保財務危機的警示,但整整14年過去,歷經4任總統(皆屬完全執政)卻都未能完成改革。因此,為了扭轉「迴避責任」的政治文化,即使行政機關不願面對現實,身為體現「國民總體意志」的立法機關,必須擔負起這個政治責任。

民眾黨團表示,賴香伶已依立法院組織法第十條第二項規定:「立法院於必要時,得增設特種委員會。」擬具「立法院公共年金改革委員會組織規程草案」,並展開提案連署,期望各政黨的委員都能參與,一同打造新世代的公共年金政策。

更多新聞報導:

別侷限北部人士 李中籲國民黨應將盧秀燕納入徵召或民調

證交法「揪藏鏡人」條款初審過關 券商罰鍰「地板價」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