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退基金分紅入帳」是入到哪個帳戶?勞退會破產嗎?上班族必知的3個勞退常識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勞退基金分紅不能立刻提領、勞保可能破產但勞退不會……多數人對於勞退新制總是一知半解,本文為上班族釐清勞退的幾個正確觀念,讓你對於勞退新制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阿宏在網路上看到「快刷存摺!新制勞退基金分紅今入帳,預估每位勞工可領3.8萬元」的新聞標題,開心地跟阿健說:「太好了,這個月底不用吃土了!」阿健聽了趕緊跟他說:「這筆錢是匯到你的勞退帳戶,60歲之後才能領。」

勞工退休保障有兩筆 滿60歲可申請提領勞退

勞工退休時有2筆錢可領,一是「勞保老年給付」,為勞工保險(簡稱勞保)所提供的保障之一,2026年之後須年滿65歲才能提領;另一個是「新制勞工退休金」(簡稱勞退),為雇主替勞工按月提繳不低於其每月工資6%的金額到「個人退休金專戶」,政府再運用這筆資金進行投資,隔年初結算上一年度的投資收益,並依照勞工繳納時間與金額分配紅利,同樣匯入勞工個人退休金專戶,並連本帶利滾入下一年度投資,60歲時方可申請提領。前述案例阿宏誤以為可馬上領取的錢就是勞退分紅的部分。

根據勞動部統計,2023年度新制勞退基金大賺4,785億餘元,創下歷史新高。而此次參與收益分配的個人退休金專戶約1,272萬戶,逾半數勞工分配金額超過2萬元,約641萬戶(占50.4%),其中超過5萬元者,約319萬戶(占25.1%)。勞工若想知道個人退休金專戶目前的累計金額與本次收益分配詳情,可以透過4種管道查詢(見文末說明)。

別再跟勞保搞混 你該知道的3個勞退常識

上班族每天打卡拚搏,為的就是能多累積一點退休金,但提到台灣的退休金制度,多數人只知道勞保,對於勞退仍是一知半解。以下整理勞工應該要知道的3個勞退常識,讓你對於累積退休金有更明確的概念。

1.勞退沒有破產疑慮。勞保為強制性的社會保險,主要保障勞工就職期間的各類職災及退休金給付,採基金制管理模式,這筆資金會由所有投保的人共用。在台灣社會老年化、少子化之下,勞保基金若是一直入不敷出,最終恐怕就會面臨破產;勞退則不同,帳戶的所有權屬於勞工個人,不論是雇主每月提撥的資金,或是政府操盤的盈餘,都會入帳至專戶中,因此並沒有破產風險。

2.勞退專戶的本金不會因為勞退基金虧損而減少。個人退休金專戶是由「累計提繳金額(本金)」及「累計收益金額」2部分組成。前者為雇主與員工自提最高薪資6%所累積的本金,會隨時間增加;後者是勞退基金運用的報酬,可能增加也可能減少。

其中,累計提繳的退休金本金,不會因為勞退基金運用虧損而減少;至於累計收益部分,政府負有「最低收益」保證,所謂「最低收益」是以台銀、華南等6家公股銀行當月第1個營業日牌告2年期定存固定利率計算而得。勞工請領退休金時,政府會統計勞工從開始提繳到請領期間的累計收益,如果低於用該月份公告的最低收益率計算出來的總額,將會補足到最低保證收益金額。

不過就長期投資績效來看,包含勞保及勞退基金在內的整體勞動基金近10年(2014~2023)平均收益率為5.2%,勝過最新公告的最低保證收益率1.71%,勞工們暫時不必太過擔心。

3.自提6%有2大好處。除了雇主提繳,勞工也可自行從薪資提繳最高6%的金額到勞退帳戶,這麼做有2大好處:⑴儲蓄,增加勞退帳戶累計金額,累計收益也跟著提升。⑵節稅,自願提繳金額不計入提繳年度薪資所得課稅,工資越高,享有的節稅空間越大。

最後提醒,萬一退休時碰上股市大跌、勞退基金大幅虧損,延後請領退休金可能較為有利。例如2022年新制勞退基金收益率為負6.67%,如果勞工在當年申請退休,領到的退休金就會縮水。建議請領前先上「勞動基金運用局」網站查詢近期收益率,若績效為負,且經評估個人手邊還有錢過生活,可考慮晚幾個月甚至1~2年,等基金收益轉正時再請領。

查詢個人退休金帳戶的4種管道

1. 線上查詢:登入「勞保局e化服務系統」查詢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明細資料。登入憑證4選1:⑴自然人憑證、⑵虛擬勞保憑證、⑶行動自然人憑證、⑷以行動電話登入。

2. 勞動保障卡:勞工須親自向勞保局委託的5家金融機構(土銀、玉山、台北富邦、台新、第一)申請勞動保障卡,至該發卡銀行的自動櫃員機即可查詢最近6筆個人專戶明細。

3. 郵政金融卡:填寫勞保局資料查詢服務同意書後,到郵局的實體ATM查詢。

4. 勞保局臨櫃:本人持身分證或其他附照片可辨識身分之證件正本,到勞保局各地辦事處櫃台查詢。

(圖:ShutterStock 僅示意 /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4年5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