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陷「+0」迷思!疫情下半場台灣有兩條路,你選哪一條?

疫情帶來災難,也引領全球互助共生!《遠見》舉辦「FUTURE NEXT!合作共生  疫後關鍵下一步」趨勢論壇,邀請病毒專家何大一、疾管署長周志浩、史丹佛學者王智弘、台大副校長張上淳、慈濟大學校長劉怡均等人針對防疫下半場提出建言。

與會者都認同台灣應該從Taiwan Can Help、進階至Taiwan Can Lead,挖掘「生技台積電」,並打造引領全球的生技醫療產業鏈。只是,台灣應先跳出「零確診」迷思,才能在疫情下半場,盡早布局「解封」的下一步。

「FUTURE NEXT!合作共生 疫後關鍵下一步」趨勢論壇。
「FUTURE NEXT!合作共生 疫後關鍵下一步」趨勢論壇。

「FUTURE NEXT!合作共生 疫後關鍵下一步」趨勢論壇。

新冠疫情延燒六個多月,已感染了全球超過1800萬人,導致近70萬人死亡。瘟疫帶來悲痛離別,也讓世界變得更加緊密,從全球科學家跨國合作,共同研發疫苗新藥,到全民齊心落實防疫新生活,都看得到這份合作共生的精神。

面對國際疫情依然嚴峻,《遠見》今日(8/3)舉辦「FUTURE NEXT!合作共生 疫後關鍵下一步」趨勢論壇,邀請專家學者一同討論疫後下半場的挑戰和因應之道。



論壇在哈格比輕颱的風雨中掀開序幕。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致詞時表示,今日颱風帶來的雨,不禁聯想起疫情蔓延的此時,防疫有成的台灣是「風雨中的寧靜」還是「風雨前的寧靜」?

「在政府高效率防疫下,我們打贏了第一仗,但如果有下一波,是否也準備好了?」高希均認為,保全生命很重要,但經濟活動能否適時重啟,也攸關全民生計,期許台灣在疫後能有更好的發展。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

何大一:沒有公共健康,就不會有經濟健康

「我們不可能永遠封城,因為經濟一旦崩潰,就得面對另一生存難題,」華裔病毒權威、亞倫.戴蒙德愛滋病研究中心創始人何大一強調,「但,如果沒有公共健康(public health),就不會有經濟健康(economic health)。」

何大一在7月接受《遠見》越洋專訪時,捎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他所率領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團隊,已成功找出新冠病毒抗體新突破,最快明年第一季就能派上用場。(延伸閱讀:【獨家】曾找中研院合作遭婉拒,何大一團隊找出新冠病毒最有力抗體!

華裔病毒權威、亞倫.戴蒙德愛滋病研究中心創始人何大一。
華裔病毒權威、亞倫.戴蒙德愛滋病研究中心創始人何大一。

華裔病毒權威、亞倫.戴蒙德愛滋病研究中心創始人何大一。

何大一說明,這項抗體只需一劑,就能維持三到六個月的效用,而且預計一劑只需50美元。雖然抗體治療普遍昂貴,但何大一團隊和比爾與梅琳達.蓋茲慈善基金會合作,以大規模生產,算出這個「不盈利」的價格。

「這次科學家大動員找尋解方,可說是史無前例。」何大一指出,在疫情緊急的非常時期,科學界打破過去的保護主義,彼此無私地分享知識,進行合作,也是前所未見的。

周志浩:風險還沒過去,傳統防治工作還是很重要

代表衛福部長陳時中出席論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疾管署署長周志浩表示,台灣從SARS中學習到慘痛經驗,讓政府能夠在這次疫情迅速應變、超前部署,包括成立指揮中心,確保口罩儲備和產能的重要性。

全球病例持續上升,未見平息。對此,周志浩表示,「目前國內疫情還好,但仍提心吊膽,可能還有不知道的地方。」迎戰疫情下半場,周志浩表示,指揮中心並未原地踏步,而是一直反思哪些做對、哪些需加強,接下來如何謹慎開放邊境,以及落實防疫新生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疾管署署長周志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疾管署署長周志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疾管署署長周志浩。

「風險還沒過去,國際疫情仍很嚴峻,」周志浩坦言,在疫苗和解藥出來之前,傳統防治工作還是很重要,但即便疫苗和新藥出來之後,防疫仍是不可偏廢,同時,政府也要思考公衛和醫療的長期投資策略。

張上淳:不要陷入+0迷思,思考如何在可控範圍內開放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指出,今年1月2日接到疾管署聯繫,著手籌組專家諮詢小組,1月5日、週日就已召開會議,靠著反應迅速和準備,打贏了疫情上半場。從2003年SARS、後來的H1N1,到現在的新冠病毒,張上淳無役不與,和疾管署是長期戰友。

回顧今年以來的抗疫,張上淳說,專家小組每一、兩天就開會,因應疫情發展而快速調整政策,對醫療照護體系帶來很大的衝擊,「過去一旦界定規範,不會一直改變;但這次一直變,兩三天就不一樣,第一線醫護人員能夠快速配合,很不簡單,也很感謝!」

張上淳指出,目前疫情的挑戰就是在下半場,現在每四天就增加100萬人感染,國際疫情很嚴峻,除非我們和國際不來往,否則,如何不犧牲經濟發展,如何在地球村和人來往,是困難的挑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

「我們是否不要陷入『+0』的迷思?」張上淳語重心長地說,當國人一看到異常病例數字就很擔憂,反而會忽視疫情控制,「我們到底是要治病,還是要檢驗數據?」

「如果人民永遠只要+0,一有新增確診病例,就嚴厲地批評政府,那麼,主政者也不可能放鬆管制,經濟勢必會受到衝擊。」張上淳坦言,如何在疫情可控制的範圍內,讓經濟活動重新開放,對國家也許才是好的。

台灣防疫上半場及格之後,面對疫情下半場,張上淳提出反思:「到底經濟比較重要,還是防疫比較重要?哪一個對國家傷害比較大?全民接下來應該要思考。」

王智弘:危機也是契機,發展防疫科技讓台灣更重要

3月初,讓台灣防疫成績登上國際之後,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防疫醫療政策中心主任王智弘迄今已在國際期刊發表七篇論文,有一半是論述台灣防疫政策和成果。

持續為台灣向全球發聲,這次特別返台分享的王智弘引述一段故事:數萬年前,曾發生行星撞地球,產生比核彈能量大200萬倍的爆炸和火災,當時恐龍因無法適應而滅絕,人類卻適應下來,變得更有韌性,因此稱霸地球。

「這次疫情,對全球人類也是百年內最大的挑戰。」王智弘相信,即使疫情仍在延燒,但人類能夠秉持同舟共濟的精神,尤其是台灣從SARS以來就準備了17年,因此防疫做得很成功。

「這是台灣的機會,」王智弘引述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名言,「永遠不要浪費一個好危機」,期勉台灣在防疫良好之餘,若能善用科技創新能力,促進與國際之間的連結,把「Taiwan Can Help」變成「Taiwan Can Lead」,將有機會使台灣變得更強大。

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防疫醫療政策中心主任王智弘。
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防疫醫療政策中心主任王智弘。

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防疫醫療政策中心主任王智弘。

王智弘建議,台灣可以利用AI、大數據、雲端運算、零接觸感應、遠距照護設備等優勢,持續發展防疫科技,創造出「生技台積電」的品牌。同時,台灣可以透過幫助世界,變成一個更重要的國家。

針對普篩的迷思,王智弘表示,如果整個台灣、2300萬人都要做PCR(聚合酶連鎖反應)檢測,須耗費23億美元、約600億台幣,「但它只能告訴你某個時間點的結果,而且很多是偽陽性。」

但王智弘提醒說,普篩若有千分之一偽陽性就不得了,需要重新檢測一次,「若做十次,台灣一年健保的錢都沒了。」

面對疫情下半場,王智弘坦言,台灣有兩條路,第一是管理案例(case based),和各國互相交換資料,利用區塊鏈等技術進行追蹤,在保障境內相對安全之下,慢慢進行邊境開放。第二是管理風險(risk based),嚴格管制國境,不讓外面的人進來,繼續發三倍券振興內需經濟,「端看台灣人的選擇。」

劉怡均:防疫獲全球仰賴,吸引優秀學子來台求學

慈濟大學校長劉怡均表示,在疫情開始時,慈濟大學秉持實踐力行的精神,一批教授帶著學生與中研院合作,在兩個月時間開發出「新冠肺炎雙抗體檢測試劑」,10分鐘就能檢測受感染者血液中的兩種抗體,準確度達94%。

劉怡均指出,試劑在一個月內就通過食藥署核可,將可量產,用於研究及臨床,目前已接到印尼、印度等國來電詢問,「印尼對檢測試劑的需求量很高,三天就通過核可,另外,印度的需要也很大。」

「台灣的防疫成績在全球數一數二,但我們不要驕傲,同時應反思生活方式,如何和病毒和平共生。」劉怡均表示,這次疫情是大自然給人類的震撼教育,科研成果應用於濟世,減緩天災人禍造成的傷害。

在高等教育方面,當全球有19萬所大學關閉,台灣的大學仍是正常學習和開學,劉怡均建議政府在防疫嚴謹把關下,可吸納優秀的海外學生來台就學,同時現在也有很多新畢業的博士,應積極延攬進來。

慈濟大學校長劉怡均。
慈濟大學校長劉怡均。

慈濟大學校長劉怡均。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