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丘昭蓉 王琄挑戰緬甸國語

(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1日電)描述一生奉獻部落的華僑醫師丘昭蓉的故事「丘醫師的願望」,明晚起在大愛台播出。這也是藝人王琄繼客語後又挑戰「緬甸國語」,而她逼真的演出,一度讓病患誤以為丘昭蓉再世。

丘昭蓉生長在戰亂頻仍的緬甸,兒時看到國際醫療組織對同胞的援助,立志長大後也能成為濟世救人的醫生。她隨著家人來到台灣,在完成台大醫學院學業後,選擇前往醫療資源缺乏的東部完成助人的願望。

35歲時,她隻身乘坐火車來到花蓮慈濟醫院,開始實現她的理想。因為來自動亂的環境,養成她同情弱勢和熱心助人的性格,希望效法史懷哲的情操,到醫療蠻荒之地行醫救人。她對待病人如同慈母,因而獲得「丘媽」封號。

在台東關山醫院行醫20年,她大部分的黃金歲月獻給了南橫山上交通不便的布農族部落,成了原住民朋友最敬愛的「吉娜」(布農族語「母親」之意)。

眷村出身的資深演員王琄,曾演出客家視台戲劇,這回為了表現丘昭蓉講話的腔調,特別學了一口「緬甸國語」,還時常揣摩她走路一派輕柔悠閒的模樣,簡直就像丘昭蓉的分身。

或許是詮釋太貼近事實,當王琄到原住民部落排演時,許多阿嬤竟將她當成丘醫師,很熱情地擁抱她,向她傾吐身上的病痛,也讓王琄深切感受到丘昭蓉視病如親的精神。

丘昭蓉在2008年發現罹患肝癌,身高近170公分的她被病魔折磨成只有40公斤。住院期間,部落村民省下生活費,包遊覽車來看她,為她唱頌八部合音,並為她禱告祈福。

王琄說:「演那幕戲時,真的感受到天使來了,不禁感動得掉下眼淚。見部落村民最後一面,是丘醫師病榻中渴盼的心願啊!」

丘昭蓉在52歲最後生日時,許下捐大體的遺願。她已在2009年4月20日病逝。電視「長情劇展」人間渡系列「丘醫師的願望」2日到16日在大愛電視台播出。10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