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再見北國:多倫多暴龍與永遠的Vince Carter
文/
2000年NBA明星週的灌籃大賽中,Vince Carter,這位來自多倫多暴龍隊的二年級後衛,在眾所矚目的大秀中,以五個灌籃一戰成名,並從此替NBA灌籃大賽設下了「卡特障礙」。這五個名垂青史的灌籃,無需多言,請看下列片段:
人們談到Carter,就不能不提到灌籃,這就好像提到Michael Jackson,就不能不提到月球漫步一樣。在Michael Jordan和他的時代中,能在某一方面擋在Jordan面前的人屈指可數,而我想Carter的灌籃正是其中之一。他的灌籃堪稱力與美的結合,而且絕大多數發生在實戰中,球迷叫他半人半神( half man, half amazing),他說灌籃的動作大多是他起跳後才決定的,好比說2000年奧運那記躍過法國長人Frederic Weis,讓場上隊友Kevin Garnett差點心臟病發的死亡之扣(dunk of death)!而有一次當他抄到球,直奔對方半場,全場球迷均期待他演出劇力萬鈞的灌籃戲碼時,他卻選擇櫻木花道的小人物上籃!賽後記者問他上籃後被觀眾需的感覺如何?非常非常舒服,Carter這麼回答。
延伸閱讀: 【史上最佳Top 5】違抗地心引力!史上前5 飛人
然而,就在Vince Carter以灌籃大賽揚名立萬的5年前,多倫多暴龍隊還是一支剛擴編的球隊,當時球隊的狀況可不會令人太舒服。
加拿大從未有過NBA球隊,加拿大自始至終都是一個屬於冰球的國度。據說在早期的一些比賽中,主場球迷搞不清楚狀況,甚至會在主隊球員罰球時,揮毛巾或發出噓聲“支持”自己的球員呢!
Tracy McGrady曾回憶到,當他在1997年被暴龍隊選上時,他根本不知道多倫多這個城市在哪裡?等他實際到多倫多才來知道那個城市的天氣有多冷!而且這個國家的法定年齡是19歲,一個18歲的小孩身處在這樣的一個國度,到底能做什麼呢?
不僅McGrady,隊史上第一位選秀狀元Damon Stoudamire要求被交易,Kenny Anderson拒絕到加拿大打球,就連球隊EVP (同時也是整支球隊最有名的“球員” )Isiah Thomas做沒多久也離開了。球員們在專門設計給棒球使用的室內籃球場打球,觀眾寥寥無幾,球隊戰績也鴉鴉烏。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Vince Carter降臨了多倫多。他的球技與風格徹頭徹尾地改變了多倫多的籃球地景,他拿到了年度最佳新人,也拿到2000年的灌籃大賽冠軍,他讓暴龍隊登上NBC的全國轉播,他帶領球隊邁入隊史上第一次的季後賽,拿下第一次的季後系列賽勝利,腳步甚至還遠到2001年的東區半決賽第7場。
如果Carter是一名純射手或者大個子球員,他可能不會有這樣的影響力,因為在當時的多倫多,籃球需要源源不絕的能量,需要的是一位能立即抓住大家目光的巨星。
哇嗚!你看那個灌籃,以前從來沒看過這樣打球的人呀!
要不是當時多倫多有了一支擴編球隊,要不是Vince Carter當時在那支球隊打球,可能很多加拿大小孩不會走上籃球這條路,Cory Joseph可能不會打籃球,Tristan Thompson也不會打籃球。Thompson是看Carter打球長大的,而當他第一次見到Carter時,他甚至情不自禁地對老大哥說:You are my Michael Jordan,你是我的麥可.喬丹!
更多最新 NBA 精選好文:
2001年5月20日,這天是NBA東區半決賽第7場,也是Carter母校北卡的畢業典禮。他決定比賽前一天晚上搭暴龍隊老闆Larry Tanebaum的私人飛機到北卡,參加完畢業典禮後,再立刻搭飛機回到費城。第7場暴龍與七六人兩隊殺得難分難解,比賽剩下最後1.8秒,Dell Curry將邊線球發進來給Carter,Carter拿到球後做了個假動作後出手,當時差不多有100萬個加拿大人正在看這場比賽,他們看著球的軌跡,暴龍隊的未來就繫在這顆球上面。但沒有人比Carter自己看得更清楚:我看著那顆球,忍不住想要是它進了,我的人生會變如何?但球彈了出來,我一直希望它能再碰框彈進,但最終這個希望並未成真。
輸球之後,檢討戰犯,有部分隊友如Charles Oakley和Jerome Williams都批評Carter罔顧球隊利益,選擇參加畢業典禮而非專心備戰是球隊輸掉第7戰的最大原因。
從那之後,球隊、球迷與Carter的嫌隙似乎愈來愈大,愈來愈無法彌補。最終,我們都清楚,Carter離開了暴龍,也離開了他的巔峰(不管是戰績或影響力)歲月。
不過當時我們都還不清楚的是,Vince Carter居然還在NBA場上奮戰!
當然他早已不是當年那個視地心引力如無物的青年了,但厲害的是,他不斷地重新改造自己,好比說他現在是一個籃子更準的球員,他也更聰明了,他願意縮小自己的角色,變成配角或替補。這讓我想起與他同期的另外兩名球員,一個是Andre Miller,他的職業生涯同樣也很長,但Andre Miller自始至終都是打地板球、公園阿伯球(嗯…好吧,Uncle Drew不能算是公園阿伯,抱歉),歲月並沒有改變他的球風,但Carter得改變不少;另一位球員是Kobe Bryant,Kobe則是終其一生湖人隊,並拒絕擔任配角或替補,他不想(可能也覺得沒必要)改變他自己,在生涯的最後一場球,他還是拿下了不可思議的60分,但Carter得不斷適應新環境與各隊賦予他的新角色。
還在暴龍隊時,曾有記者問他:被人拿來跟Michael Jordan比較的感覺如何?
每天當我踏進球場時,我會試著去創造出屬於我自己的傳奇,當時Carter這麼回答。
而如今40有1的Vince Carter說:我現在仍然在創造屬於我自己的傳奇,並盡量享受待在球場的時光,我試著成為那些渴望變成專業運動員的小夥子們的榜樣,這是我的真心話。
自從Carter 離開暴龍隊後,雙方的關係總是緊繃。但在2014年,當Carter身穿灰熊隊球衣回到多倫多比賽時,暴龍為他準備了一段致敬影片,接受全場球迷起立鼓掌,你可以看到Carter當時眼中噙滿了淚水。從一名少年得志的英雄,到狗熊,再到充滿智慧的老將,他可能是最符合Joseph Campbell所提出的英雄旅程(Hero’s Journey)的人,Vince Carter的故事之所以這麼吸引人,或許正在於它也是有關於每個人的故事,它在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潛力踏上自己的英雄旅程。
而不知多倫多暴龍隊願不願意迎接他們的英雄歸來,最終讓Vince Carter在暴龍隊退休呢?
更多最新 NBA 精選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