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玩具節 志工培訓工作坊

▲北大高中學生設計遊戲攤位邀國小生體驗。(圖:台北大學提供)<br /><br />▼玩具銀行二手玩具分類志工體驗。(圖:台北大學提供)
▲北大高中學生設計遊戲攤位邀國小生體驗。(圖:台北大學提供)

▼玩具銀行二手玩具分類志工體驗。(圖:台北大學提供)

▲▲北大高中學生設計遊戲攤位邀國小生體驗。(圖:台北大學提供)

▼玩具銀行二手玩具分類志工體驗。(圖:台北大學提供)

為擴大地方社區參與,台北大學社科院USR團隊今年特別與北大高中合作辦理「北大玩具節-志工培訓工作坊」,以三天時間結合社工系學生,帶領高中生認識遊戲及兒童發展理論,進而設計活動發想攤位服務在地社區,為四月中登場的北大玩具節作好準備。

USR團隊說明,第一天先把USR的理念與遊戲課程濃縮精華給學生,第二天則是參觀「玩具銀行」,由行銷總監丁歆怡介紹玩具圖書館的使命與工作;第三天特別邀請北大鄰近的安親班20位中低年級學生,試行服務以驗收培訓成果,讓北大高中的學生志工從理論到實務有更完整的學習歷程。

理論到實務學習歷程更完整

三天的課程中,由社工系學生陳力瑜、游翼慈、鄭力慈、劉慧敏四位在北大玩具節參與多年的學生,設計出紮實的課程,讓學生從零開始到能夠設計出一個遊戲攤位。從兒童發展理論,讓高中生了解兒童遊戲的需要,以及引導兒童的方式,要溫和、有原則、開放。在活動設計說明中,由隊輔們帶領學生思考要設計的遊戲關卡,並且提醒學生設計遊戲要留意的事項。接下來進入設計及實作、互相試玩提供建議,並邀請安親班小朋友到現場實際演練。

營隊期間也帶領學生驅車前往玩具銀行,由玩具銀行的總監丁歆怡為大家介紹玩具銀行的使命與工作,也邀請同學協助玩具分類體驗,將成山的捐贈玩具,去蕪存菁裝箱,再將不要的玩具拆解分類。同時也介紹玩具可以像圖書一樣,分類成美感、認知、懷舊、社會文化、大動作等等類別。同學們精心挑選了許多玩具,希望能讓參與的小朋友有收穫的學習。大家齊心合力搬運一整間屋子多的回收玩具、分類整理、裝箱打包,並挑選玩具節當天要使用的道具等,整個過程讓同學們相當難忘。

回收玩具分類整理裝箱打包

最後一天學生帶著在玩具銀行挑選的玩具,製作道具後,早上也讓學生彼此互玩,團隊設計了各式狀況題,並邀請北大高中老師演出奧客讓學生應對,例如控制狂家長、害羞內向的孩子、大孩子很雞婆下指導棋、小朋友插隊、不想參加只想蓋章的投機孩子等。

讓學生震撼教育後,隊輔們也給予回饋建議,讓學生下一次做得更好。下午邀請在地安親班小朋友參加,孩子們都非常期待參與這個在地的盛會,能參加試玩也非常興奮,高中生設計了四個攤位「去吧!皮卡丘」、「歡樂對對碰」、「卍X煞氣的噗噗X卍」、「越南大作戰」,每個攤位分簡易及困難兩種程度的遊戲,也能更符合參與者的需要。參加的學生從小一到小五不等,因為有了真實的測試後,高中志工也感到很有成就感。

每個攤位分簡易及困難遊戲

除了給予觀察回饋之外,北大高中的老師也製作了一支三分鐘影片,讓學生回顧也分享感言,第三組同學劉鎧綸表示,第一天聽到曾敏傑教授介紹USR計畫的大目標與大方向,讓他了解所做的這些工作是很有意義的事情,要成就一個臺北大學城要有很長遠的計劃的。

第四組代表吳姵妤同學也表示看到小朋友來的時候,覺得他們很可愛。第二組因為設計的遊戲規模比較大,需要很多紙箱跟球,採買的時候才發現金額不足,廖昱凱分享,去玩具銀行選玩具的時候,挑到需要的玩具才省下不少費用。真實跟孩子們互動時,才發現孩子很聰明,也有自己的想法,因為有上過兒童理論,因此知道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也能實際學以致用。

近幾年北大高中積極與大學合作,希望透過課程營隊講座等方式,豐富學生的學習歷程,也能進行大學科系的試探,進而協助學生選擇大學進路。「很感謝這項活動合作,以及社科院USR計畫的支持,讓高中可以深化與大學的關係。」

透過課程營隊講座協助進階

合作單位北大高中施雅慧校長表示,透過新北市在地就學大聯盟計畫,讓高中及大學端攜手合作,透過社區服務開啟學生對於社工的想像與視野。教務主任朱肇維也表示,願意參加的同學都是在寒假願意投資自己,非常值得鼓勵,透過三天完整的訓練即時做,對於未來的學習歷程也非常有幫助。

帶領北大USR團隊的曾敏傑教授認為,過去台北大學跟北大特區較少互動,但教育部USR計畫卻促進了台北大學與社區的關係,北大玩具節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節慶。由於北大特區老人與小孩的比例相當高,六年前就開始推動北大玩具節的計畫,看到服務對象的需要,整合方法、資源、經費、人力逐漸開展。

玩具節中每個小組要設計攤位,有了大學生的參與,大學為社區服務,社區也對大學有認同,形成良性的互動。今年能加上高中的合作,一方面拓展高中生的視野,更要建立學習歷程培養出利人利己的志願服務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