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動物之家爆量收容 議員轟柯文哲帶頭違法

台北市長柯文哲。(張鎧乙攝)
台北市長柯文哲。(張鎧乙攝)
北市議員楊靜宇。(張鎧乙攝)
北市議員楊靜宇。(張鎧乙攝)

台北市長柯文哲曾對外指出「不能善待動物就不算進步國家」,但北市議員楊靜宇17日質詢時踢爆,北市動物之家收容量超出標準近2倍,顯見市府帶頭違法,也呼籲柯收回緩建動物之家、擇新址的成命;柯則回應,現已興建中繼動物之家擴大收容範圍,新址也還在尋找。

收容流浪犬貓的北市動物之家改建工程,日前主體工程預算爆量而暫緩,北市府考量新增預算多用於垃圾處理,決定緩建與另擇地點,現已建立中繼之家,預計11月底搬遷進駐,不影響流浪動物的收容及動保工作業務,此事也引發外界關注。

楊靜宇對此指出,據寵物業管理辦法,每坪空間可收容1隻23公斤以上的寵物、2隻9到23公斤的寵物,以及3隻9公斤以下的寵物,但北市的動物之家,1單位的飼養空間竟有高達5隻以上,弱肉強食之下,弱的只能縮在旁邊,一輩子吃不到飼料,他質疑北市真有做到友善城市嗎?

楊靜宇質疑,目前動物之家的標準收容量為450隻狗、160隻貓,但統計至16日已收容658隻狗(約1.5倍)、303隻貓(約1.9倍),「台北市的動物之家明顯帶頭違法」,連民間寵物業者都要遵循的標準,北市府卻根本沒做到。

柯文哲對此表示,市府有興建中繼之家來擴大範圍,但楊反問中繼之家預算僅180萬,收容空間與原先的寵物之家差不多,問題根本沒解決,倘若柯想為動物之家找尋新址,會有環評、鄰避效應及居民抗議的問題,原先設計的1600萬也會打水漂,難道柯想將動物之家的新建甩鍋給下一任市長?

楊靜宇指出,動物之家應為轉運站概念,而非永久停留,否則收容空間永遠不夠,若要達成這個目標,必須提高認養率,因此新址不能太偏僻,否則志工、和領養者難以前往,但他認為柯應該收回成命,就在原址、不動一樓地下室,將垃圾處理費的1點多億省下來,依照議會同意的5.8億持續興建,盡快在後年完工,解除爆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