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動物園馬來熊姊弟刻板行為 園方嘗試多樣策略需求有效改善

「小熊妹」不時會有過度理毛、來回踱步、因不安全感發出咕咕叫聲等行為。(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小熊妹」不時會有過度理毛、來回踱步、因不安全感發出咕咕叫聲等行為。(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或許有些民眾曾經看過,住在台北市立動物園熱帶雨林區的馬來熊,出現類似來回踱步、過度理毛等特殊行為。為了減少馬來熊這些所謂的「刻板行為」出現,園方表示,照養團隊投入大量時間進行全日觀察,不斷採取多樣的行為豐富化設施、食材、餵食策略等,希望能減少馬來熊刻板行為的產生。

儘管國內、外的動物園對於圈養動物的環境改善已經有大幅進步,但仍會有部分圈養動物會有刻板行為的產生,特別是熊科動物有高機率會出現刻板行為,例如來回踱步、嘔吐再進食等無明顯目的、重複一成不變的舉動。動物園指出,主要原因可能是缺乏各種能配合其自然習性的環境或方法,滿足圈養動物生理、心理的需求。

在行為豐富化方面,保育員會不定時提供如腐竹、竹桿、植栽(山蘇、楊梅)、尼羅乾草、落葉堆、倒木、香蕉葉等,讓姊弟倆可以玩耍或在落葉堆中翻找食物。(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在行為豐富化方面,保育員會不定時提供如腐竹、竹桿、植栽(山蘇、楊梅)、尼羅乾草、落葉堆、倒木、香蕉葉等,讓姊弟倆可以玩耍或在落葉堆中翻找食物。(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動物園說,目前在熱帶雨林區的馬來熊展示場,會是「小熊妹」(雌)或「熊霸」(雄)姊弟倆輪流居住使用。經照養團隊的長期觀察,姊姊「小熊妹」不時會有過度理毛、來回踱步、因不安全感發出咕咕叫聲等行為;弟弟「熊霸」也偶爾出現來回踱步、嘔出食物再吃掉等舉動。對此,照養團隊投入人力,不斷討論及嘗試多樣化的食材、行為豐富化設施、餵食策略等,從不同角度一一攻破。

園方指出,在環境豐富化方面,姊弟倆輪流使用馬來熊活動場,讓他們保持對場地的新鮮感,並提升他們探索場地的意願;在行為豐富化方面,保育員會不定時提供如腐竹、竹桿、植栽(山蘇、楊梅)、尼羅乾草、落葉堆、倒木、香蕉葉等,讓姊弟倆可以玩耍或在落葉堆中翻找食物,像姊姊「小熊妹」特別喜歡把野生山蘇整棵拔起來玩,另外保育員也會製作大型可攀爬的棲架、水桶等;在食材方面,提供每天多樣化的食物,例如蟲蟲大餐(包括鞘翅目及鱗翅目的幼蟲、蟑螂、竹節蟲…等。)、無花果乾、葡萄乾、甘蔗等,隨著入冬氣溫下降也會增加蔬菜、水果及熊科飼料的份量。

在照養團隊一招又一招的策略出擊下,兩隻馬來熊的刻板行為已經有稍微改善。不過,動物園認為,圈養動物的生理及心理照顧,是長時間不能間斷的工作,照養團隊還是會持續用心用力,讓兩隻馬來熊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