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議會籲彭振聲、黃景茂說明

台北市議會「京華城容積違失案專案調查小組」20日開會,召集人游淑慧表示,京華城2次送件都沒有經市府把關就直接送進都委會,關鍵人物在前副市長彭振聲及前都發局長黃景茂。(劉瑋晴攝)
台北市議會「京華城容積違失案專案調查小組」20日開會,召集人游淑慧表示,京華城2次送件都沒有經市府把關就直接送進都委會,關鍵人物在前副市長彭振聲及前都發局長黃景茂。(劉瑋晴攝)

台北市議會「京華城容積違失案專案調查小組」20日開會,會後召集人游淑慧指出,京華城獲得百億元容積的過程,從公文資料來看,前副市長彭振聲、前都發局長黃景茂開綠燈頻率比前市長柯文哲多,但到底是柯交辦還是拿柯核章背書,須進一步釐清,昨已函請市府邀彭、黃說明。

調查小組昨找來曾參與審議的學者,包括白仁德、徐國城及劉玉山。游淑慧表示,任何案件送到府裡,都要經適法性及合理性討論,能否成案送到都委會,市府都需先把關;當時業務科坦承京華城若沒有市長室交辦,不會讓案件進都委會,因為依正常程序,都會等到行政訴訟結果出爐,多位委員也認為應等訴訟結果出來,徐國城、劉玉山昨依舊表達反對立場,白仍認為是為了地方發展。

游指出,當年不少人質疑訴訟中討論京華城案是否合法,但京華城還是提方案到市府,內容就是朝容積獎勵走。

她說,關鍵在於2020年3月17日京華城陳情,在5月21日都審會討論,7月13日因行政訴訟輸了,京華城改提容獎並於7月30日送進都審會,2次柯市府皆直接開綠燈。

游強調,其中就是由黃景茂批准可送都委會審議,但7月30日審議時完全沒有細部計畫,讓委員無從討論,直到9月才提出,就像是先卡位取得資格再補資料,幕僚單位都有提出不適用都更獎勵,但都委會審議時,4成府內代表都未發言,似乎背後有股力量。

她指出,從過去資料來看,就是柯文哲、彭振聲和黃景茂替京華城開綠燈,但是否為柯交辦或柯被蒙在鼓裡,從公文流程無法判斷,除非彭、黃坦言受柯指示,否則柯恐怕沒有太大行政責任,若檢調有查獲金流則另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