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捷坦言實體接觸才能偵測障礙 研議雷達或紅外線預警

行進中的台北捷運文湖線坐起來相當平穩,不過車上並沒有駕駛員,而是全靠無人駕駛系統。就連新北的環狀線捷運也是如此,只是萬一發生緊急事故該怎麼因應?

有民眾表示,「大概都知道對講機位置在哪裡,因為以前都有到過他們捷運公司的博物館。」

也有民眾好奇,「如果萬一還有機會的話,不是都還有那個可以通話的機關可以用?」

公視新聞記者游騐慈:「如果搭上無人駕駛列車又發生緊急狀況,其實每台列車都有對講機和逃生把手,可以讓民眾進行通報同時疏散。」

仔細看,緊急設備就在車門旁,緊急對講機可以讓民眾即時和行控中心對話,接著再依照行控中心指示,將推把往上推停止列車,只要列車停止,拉下開門把手,就能手動開門。

另外,北捷也有設置安全系統偵測,包含設圍籬、隔音牆和月台門,來降低異物入侵風險。每節列車,還有設置偵障桿,一旦偵測到障礙物,列車會因安全保護自動停車。

但外界關注,萬一北捷文湖線碰上類似中捷的撞擊事故,能否煞得住?北捷坦言,目前偵測系統必須要有實體接觸,才能偵測得到。

北捷公司總經理黃清信表示,「不管是用雷達、影像或是其他紅外線偵測,我們有一個團隊,來評估看哪一種形式。」

專家表示,萬一掉落物沒直接掉落在軌道上,而是懸空狀態,恐怕會有偵測盲點。另外,除了靠乘客通報、偵測系統,北捷表示文湖線也有設置隨車人員,但僅限於在長隧道,像是大直站到松山機場站,並非每台列車都有隨車人員。

北區電聯車駕駛職業工會理事長黃翊家說,「隨車人員是在減少的,慢慢發現說不太需要有隨車人員,所以隨車人員就慢慢撤回來,如果有隨車人員的話可能會更安全一點。」

專家建議,針對無人駕駛系統的捷運,最好配有隨車人員才能及時注意前方軌道狀況,才能避免發生撞擊事故。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蘇花公路今起3時段通車 首梯清晨5時到8時駕駛寒風中等待
北捷3/11軌道竄濃煙列車強行通過 議員批不顧乘客安全
普悠瑪異常事故 車底銅線纏繞傳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