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戰略與全球永續經營 美國國防部新設主管政策官員/張競

北極戰略與全球永續經營 美國國防部新設主管政策官員/張競
北極戰略與全球永續經營 美國國防部新設主管政策官員/張競

張競

美國國防部發佈新聞稿,宣佈新設主管北極戰略與全球永續經營政策官員,與該職缺配套之行政單位為北極戰略與全球永續經營辦公室(ArcticStrategyandGlobalResilienceOffice),而該辦公室政策主管官員為副助理部長層級之deputyassistantsecretaryofdefenseforArcticandglobalresilience,該職缺首任官員為IrisA.Ferguson女士。

美國五角大廈為北極地區事務設立專責單位係基於下列多項因素;首先是迫於全球暖化,北極地區溫度上升情勢已影響到美軍多項軍事基礎設施,特別是設於永凍層土地上之雷達站與空防及導彈預警系統,都面臨地基鬆動必須應對防範與處理;同時因為全球暖化造成極地地去多處海岸崩塌現象,衝擊軍事設施部署安全,亦是重要考量面向。

其次就是來自戰略對手在極地活動增強所構成壓力,美國直接點出其在極地區域之傳統競爭對手—俄羅斯,但同時又附帶提到中國大陸。美國認為俄羅斯積極整建極地區域內機場與相關軍事設施,同時再替破冰船配備反艦導彈等武器系統,確實對其構成壓力。同時中國大陸運用各種改變國際規範體制,希望在極地有所作為,亦將成為美國關注焦點。

最後則是基於軍事地緣戰略考量;美國國防部新聞稿提到本身軍力部署,其中包括美國空軍佈署現代化戰機,並且亦可由印太戰區跨區增援因應狀況,此外還強調在極地區域內之軍用落地加油中心,再加上美國陸軍編組空降第十師進駐極地區域,以便熟悉極地空運作業與寒帶作戰。

當然新聞稿內還有提到其他地緣戰略考量因素,在此就不在贅述;但是針對此事,吾人必須有下列認識:

首先、就美國國家安全體制來說,美國國防部雖是重要支柱,但卻不能獨攬全局;舉例來說,在外交體系國務院內之極地政策係由theOfficeofOceansandPolarAffairs所負責,其係直屬TheOceans,Fisheries,andPolarAffairs’directorate,再向上則是隸屬於由TheAssistantSecretaryofStateforOceansandInternationalEnvironmentalandScientificAffairs所主管之TheBureauofOceansandInternationalEnvironmentalandScientificAffairs(OES);而情報體系在各個情報機構中亦分別有其專責抑或是業管單位。美國海岸巡防隊在極地政策與海洋事務亦有政策專責幕僚單位,當然負責整合國家安全政策之白宮國安會,亦會設立業管幕僚與其上級主管。所以當國防部設立專責幕僚單位後,若要掌握理解其實際作為影響力,當然就要把美國政府體制內涉及極地政策之官僚體系架構先搞清楚才行。

其次就要指出,政治之實踐與運作是要仰賴政治體制與政治文化兩者匯聚而成;因此當理解到前述美國國家安全體制涉及極地政策之官僚組織體系架構後,其次就要從很多面向上去掌握在政治文化上,就極地政策層面來說,究竟存在何種潛規則,或是究竟那個部會與組織具備較高發言權或是相對強勢發言地位。

當然為能理解掌握此種運作狀況,檢視美國聯邦法典內有關各部會與機構針對極地事務之法律權責,對比各部會或機構曾發表過之政策論述刊物或是政策文件,計算各個涉及極地活動不同體系下所掌控人力編制、裝備資產、設施規模與作業能量,甚至還要對比年度預算與投資額度,這樣才能透過運作實力,來掌握確認其極地政策運作生態。

最後還是必須提醒,在美國政府官僚體系下,涉及極地活動之地理涵蓋範圍與業務職掌,其實亦存在著明顯差異。舉例來說,這次五角大廈所設置之北極戰略與全球永續經營辦公室,其業管責任區就只針對北極區域,而其他部會與機構若是主管極地政策,就是南北兩極都要兼顧,所以在企圖理解美國涉及極地政策之官僚體制運作與政策時,千萬要記得仔細比較各部會與機構之業管權責範圍所存在差異。

總而言之,新設幕僚組織來顯示重視某種政策,這是各國官僚體制應對問題之普遍招式;但是新店開張卻未見得能夠經營得有聲有色,五角大廈新設北極戰略與全球永續經營辦公室,能有何種作為?就讓吾人看看後續發展吧!(圖片取自TheDepartmentofDef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