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極地4項監測計畫 中大:對台灣環境變化有所幫助

全球氣候暖化嚴重,北極冰融速度加劇,為了蒐羅極地冰川消融過程及產生的震動特性,同時瞭解北冰洋暖流對於融冰、海岸、波浪所產生影響,中央大學明年將前往北極極地執行4項觀測計畫,希望進行跨國研究,也能對台灣所面臨的氣候、地震、海洋環境變化等領域有進一步的發展。(李明朝報導)

北極極地蘊藏著豐富資源,戰略位置重要,然而我國學術等單位鮮少在北極極地進行測量,相關資料有限,中央大學計畫在極地進行4項觀測計畫,應地所所長倪春發表示,計畫之一是以地震儀去監測冰川在消融過程所產生的裂隙,以及水體流動所造成的震動,進而推估消融量體及附近地質條件。

為了瞭解極地地形及演化,中大第二項監測計畫是以無人機配合地表地質採樣,瞭解極區測站附近的地表地形變化與重要地質特性。

極地冰川消融過程,一直是重要的研究的課題,中大也將規畫第三及第四觀測計畫;會以海洋、海岸觀測等為主,倪春發所長表示,初步規畫是經由衛星雷達影像來調查冰川消融後對海岸形態的變化,以及放置海洋浮球,這些浮球隨著極區暖流流動,進入北極圈,可連續蒐集6個月波浪、風速及浮球移動,瞭解大西洋暖流流入北冰洋與冰川循環過程。

中大能在北極極地等處進行學術研究,主要是波蘭哥白尼大學在極地有一處觀測地點,同意中大前往合作研究及協助觀測,同時中大觀測計畫也獲得教育部、外交部與國海院的支持,希望能對台灣氣候、地震、及海洋與近岸相關領域的研究有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