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媽媽瘦弱缺乳 幼熊存活率大減

今天是國際北極熊日,2011年由國際北極熊組織發起,之所以訂在這一天,是因為每年這個時間,應該是北極熊母熊和剛出生的寶寶,在巢穴裡一同度過的重要階段。希望能藉由這個日期,提高人們對保護北極熊的認知。如今全球暖化使得北極熊的棲地大幅減少、變得更加飢餓、太瘦的母熊、無法分泌或乳汁中脂肪含量不足,再加上巢穴太遠或不足,各種生存威脅之下,幼熊存活率已經從50%,剩下不到20%。

疲憊蜷縮在冰床上,瘦得剩下皮包骨。這些令人心酸的畫面,成了你我最常見的北極熊身影。本該是極地之王,充滿活力的北極熊,在地球上滅絕的那一天,正在加速倒數。

挪威最北的國土,北極圈內的「斯瓦巴群島」,國際北極熊組織科學家準備監測從巢穴中出來的北極熊母子。

國際北極熊組織資深專家 悠克:「築巢對於北極熊的繁殖來說,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時期,這是熊媽媽和寶寶,面臨的第一道關卡,母熊身上要有足夠的卡路里,有足夠的能量來成功生下幼熊。」

研究團隊計畫在3月下旬,展開追蹤,使用遠端攝影機觀察,並記錄北極熊的行為,了解暖化對牠們築巢、生產過程的影響。因為北極熊養育後代,不僅對母熊來說是挑戰,對小熊來說也相當艱難。

國際北極熊組織資深專家 悠克:「幼熊出生時,大約有我們的拳頭那麼大,牠們看不見,沒有毛髮,需要和媽媽在巢穴中,被保護不受干擾,也需要母熊足夠脂肪的母乳,才能長得夠大夠快。」

由於暖化影響,北極熊變得更加飢餓,體內缺乏足夠脂肪,不只難以抵擋極地天氣,母熊也會因此過瘦,無法分泌足夠乳汁。科學家發現,幼熊的存活率已從50%剩下不到20%。

挪威極地研究所科學家 阿爾斯:「我們發現北極熊,出現在牠們平常不會去的地方,有些島嶼是牠們完全到不了的,現在牠們會去那裡築巢並分娩。」

北極熊本來已經是,熊類中生育率最低之一,專家推測很可能到了2040年,多數族群將繁殖失敗。困在海上,無法返回陸地,建造自己的窩。這將是未來北極熊的生活常態。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30年最強風暴襲挪威 最大陣風破190公里
穆哈瑪迪仍在大牢 子女代領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