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遇熊事件頻傳 民眾出門學童上學難心安

日本北海道的有熊出沒,過去是觀光宣傳的亮點之一,但隨著暖化嚴重、氣候亂了套,這幾年北海道的野熊,該冬眠的時候不冬眠,食物不夠吃,甚至跑下山、到人住的社區翻找食物,TVBS新聞合作夥伴HBC北海道放送的報導。

札幌西邊的住宅區,日前出現三頭野熊,嚇壞了不少人,隔天市府馬上在周邊區域、裝設監視器與電子柵欄。

目擊熊蹤的民眾:「啊!是野熊耶!真的是被嚇到的反應,因為身邊都帶著小孩嘛,誰曉得野熊會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出現呢?」

其實去年開始,西區就不斷有人通報,發現親子野熊頻頻出沒,附近不但找到熊毛,地上更殘留十公分大小的足印、以及野草被啃食的痕跡。

熊出沒區域的居民:「住在附近,是好地方呀,一直到山裡也有散步的路徑,但是(現在)齁...帶狗狗出門散步的時候,會一邊注意周遭環境、一邊警戒著。」

員警隨即進駐鄰近小學,維護學童們上下課安全。

家長:「很恐怖耶,住家附近(就有熊出沒)。」

札幌環境局野熊對策協調負責人清尾崇:「反覆刨土的痕跡真的在好幾處發現,(野熊)知道附近有核桃,然後一再地在周邊出沒,是很有可能的。」

事實上,這幾年、日本各地熊出沒社區的事件沒有停過,甚至連東京的多摩也出現類似情況,而北海道因為地理因素,熊出沒最多,以今年三月為例,南邊的乙部町、民眾接連目擊野熊,人人提心吊膽,不敢出門。在地獵友會依照市府指令、派人上山抓捕野熊。

HBC記者藤田忠士:「這裡是乙部町的豊濱地區,最近周邊頻繁有熊出沒,今天一樣又再現蹤。」

現身乙部町的野熊,就在公路旁的斜坡游移,目測身長至少1.2公尺,疑似正在覓食、啃咬斜坡周邊、剛發新芽的山野菜。熊出沒地點、距離對面社區只有30幾公尺。而且已經連續十天都這樣,社區民眾從家裡往外看,就看得到野熊,怎麼能不害怕。附近因為有公路有社區,相關人員更不敢貿然以獵槍來抓捕野熊。

民眾:「非常嚇人,晚上已經不敢走出家門外了。」

在過去,野熊結束冬眠、外出覓食,約莫都在每年三月以後,但現在的野熊,因為找不到東西吃,生理時鐘大亂,時候到了不冬眠,冬眠的野熊更是提早甦醒,一切都是為了填飽肚子。

HBC記者石栗教行:「現場疑似有女子被熊攻擊,獵人們正在持續搜索。」

四處流竄的野熊,經常跑到有人煙的地方翻找食物,民眾不小心遇上,直接遭殃。去年四月,北海道東部一名牽狗散步的女子,被熊攻擊重傷送醫。而札幌的人氣登山景點「三角山」,前年三月也發生兩名研究動物生態的男子,遇上野熊、傷勢嚴重。

札幌民眾:「嚇一跳啊,因為以前聽說三角山是沒有野熊的。」

酪農學園大學教授佐藤喜和:「結束冬眠的野熊,主要食物為融雪後的植物新芽。如果打算上山去採山菜,大家喜歡的山野菜同樣熊也愛吃,等於是同一個時期人跟熊都看中同樣目標在行動的。」

官方數據顯示,北海道的野熊數量年年增加,跟30年前相比,已經一倍多,約莫一萬一千七百頭,2023年熊出沒通報個案超過4000件,同樣創新高紀錄。

北海道獵友會札幌支部長奧田邦博:「(野熊)到底是為了覓食四處遊蕩、又或者是要找一個舒服的棲身地點呢?牠們移動的距離與範圍真的很大。」

經驗老到的獵人表示,剛結束冬眠的野熊,四處遊蕩,真的不尋常。專家則呼籲,這時節靠近山區周邊,真的得小心再小心。

北海道獵友會札幌支部長奧田邦博:「(警告野熊)有人來了,我在這裡啊。總之就是要大聲張揚,一定要出聲。」

面對人與野生動物的活動範圍交錯重疊,去年起、北海道開始執行春期抓捕管理對策。

北海道獵友會札幌支部長奧田邦博:「希望可以降低(野熊)數量,透過熊數,掌握培育新的專業捕熊人。」

2023年的春期抓捕管理,在19個城鄉執行,總共捕獲20頭野熊。今年持續在64處展開,

北海道獵友會札幌支部長奧田邦博:「(抓捕)目的並非像過去是想要獵熊,現在的執行完全不同所謂抓捕,是受到行政機關的委託『確定執行』也只有像我們一樣的專業捕熊人,接受委任後確實地展開抓捕行動。」

負責行動的專業人士表示,抓捕管理並不是單純獵捕,而是希望藉此有效控制野熊數量,減少熊出沒在市區人口密集處,同時也要讓野熊對人保持戒心並盡量遠離,在此同時,更得呼籲民眾,野熊覓食季節,前往山邊野外,務必隨時注意周邊環境,守護自身安全。

更多 TVBS 報導
早已「開冷氣、穿無袖」 民眾:今年高溫早、燥熱
【國際+簡單說】北海道女裝癖大叔慘變無頭屍 兇嫌竟是醫生一家三口
新航遇亂流1死71傷 飛機急墜.未繫安全帶傷亡重
天災人禍!紅鶴.蜜蜂數量減 紅樹林.珊瑚受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