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大工設系攜手華科基金會 翻轉助聽器設計形象

華科慈善基金會記者會,北科大工設系教授鄭孟淙(左三)偕6位學生設計師出席,一同打造聽覺友善的社會環境 (北科大提供)
華科慈善基金會記者會,北科大工設系教授鄭孟淙(左三)偕6位學生設計師出席,一同打造聽覺友善的社會環境 (北科大提供)
華科慈善基金會記者會,北科大工設系教授鄭孟淙(後排左四)、華科基金會執行長林龍森(後排左五)與歌手許書豪(後排右五)及6位學生設計師合影 (北科大提供)
華科慈善基金會記者會,北科大工設系教授鄭孟淙(後排左四)、華科基金會執行長林龍森(後排左五)與歌手許書豪(後排右五)及6位學生設計師合影 (北科大提供)
北科大工設系黃鈞彥作品「EClipse」外觀參考月相變化,助聽器可展開收合方便收納 (北科大提供)
北科大工設系黃鈞彥作品「EClipse」外觀參考月相變化,助聽器可展開收合方便收納 (北科大提供)
北科大工設系陳鈺文作品「LO-FI」運用珠寶與刺繡,扭轉大眾對助聽器冰冷制式的想像 (北科大提供)
北科大工設系陳鈺文作品「LO-FI」運用珠寶與刺繡,扭轉大眾對助聽器冰冷制式的想像 (北科大提供)
北科大工設系陳思妘作品「Sunfee」希望暖陽時刻陪伴每一個需要的人 (北科大提供)
北科大工設系陳思妘作品「Sunfee」希望暖陽時刻陪伴每一個需要的人 (北科大提供)
北科大工設系施子淨作品「Guardian Hear」,將助聽器結合排灣族百步蛇圖騰和琉璃珠項鍊 (北科大提供)
北科大工設系施子淨作品「Guardian Hear」,將助聽器結合排灣族百步蛇圖騰和琉璃珠項鍊 (北科大提供)
北科大工設系賴紹禎作品「Fly TO Hear」以破蛹而出的蝴蝶,比喻突破聽障束縛的使用者 (北科大提供)
北科大工設系賴紹禎作品「Fly TO Hear」以破蛹而出的蝴蝶,比喻突破聽障束縛的使用者 (北科大提供)
北科大工設系林宥萱作品「天使的旋律」以助聽器默默守護使用者並帶領他們探索世界 (北科大提供)
北科大工設系林宥萱作品「天使的旋律」以助聽器默默守護使用者並帶領他們探索世界 (北科大提供)

華科慈善基金會長期關心全民聽覺健康,適逢創立20周年,特別與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教授鄭孟淙團隊合作,打造兼具時尚感與實用性的助聽器設計《聲飾系列》,期望能翻轉外界對助聽器的刻板印象,並且從醫療輔具搖身一變成為時尚配件。

 

北科大工業設計系教授鄭孟淙團隊受到華科慈善基金會委託,以3H(Hear、Help、Happiness)精神創新現有的助聽器形象。鄭孟淙教授說明,觀察到目前市面上的助聽器,都是相對保守、內斂與隱藏的設計,因此這次想要嘗試不一樣的方向,希望能去除標籤化,讓使用助聽器的人可以更加具有自信,同時能與使用者的妝髮、穿著以及風格相結合,這次的設計反而是想要凸顯助聽器的存在。

 

鄭孟淙教授指出,這次設計合作專案,由於是體積較小的助聽器,在造型與模型分件上經過多次嘗試,6位大學三年級的學生設計師,選用金屬、布料、羽毛及刺繡等多元媒材,最終完成月亮、守護天使與向日葵等形象的作品,另外還有加入百步蛇紋飾,與項鍊相結合的特殊設計。

 

北科大副校長楊士萱表示,學校持續推動產學合作,設計學院近年也致力提升教師的產學合作能量,推動產業創新與服務社會弱勢,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協助人們透過科技工具消弭障礙,期許學生透過這次難得的經驗,深入理解助聽器的使用族群與需求,讓助聽器更有吸引力,也在過程中培養不斷修正,進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