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焦點轉向中國?美官員:擴大與印太國家合作

第75屆北約峰會將於美國華府登場。路透社
第75屆北約峰會將於美國華府登場。路透社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峰會週二(7/9)將於美國華府登場。一名美國資深官員透露,北約計畫擴大和印太地區國家的合作。另有媒體分析指出,台灣安全、南海主權爭議和朝鮮半島核問題等都會是本屆北約峰會的主要討論議題。

美官員:北約將擴大與印太夥伴合作

香港英文報刊《南華早報》報導,在華府召開的第75屆年度北約峰會前,白宮國家安全會議負責歐洲事務的資深總監卡本特(Michael Carpenter)表示,印太地區國家對北約來說「無比重要」。他說:「當然,我們在印太有很多對北約聯盟來說具有重要價值的夥伴,而我們會繼續尋求在未來涵蓋更多夥伴或事件。」

卡本特指出,北約和印太夥伴「有著許多共同利益」,而彼此在駭客事務、打擊虛假訊息和建立防禦事業基礎上可共同合作。他表示,北約「並沒有擴大至印太事務上」,但「不代表我們不能加以討論」。

他接著說:「我們應該合作,盡可能的溝通,共享彼此對威脅的情報認知。當然,俄羅斯是北約盟國的主要威脅。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俄羅斯國防工業有直接協助。」卡本特直指,北京對莫斯科的援助引發北約和印太地區夥伴的憂心,「所以可想見的是,我們會(在北約峰會上)對此有相當多的討論對話」。

俄烏雖是峰會重點 北約同時關注台海、南海

美國之音報導,9日起舉行的為期3天北約峰會將重點討論北約盟國如何在俄烏戰爭問題上抵禦俄羅斯、對烏克蘭提供持續的援助等。但隨著中國的咄咄逼人和脅迫行為給印太地區和全球帶來的安全挑戰的增加,印太地區安全局勢也將成為峰會議程的一部分。南海主權爭議、台灣安全、北韓核問題都將成為此次北約峰會的討論議題。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英國訪問學者莫納漢(Sean Monaghan)說:「他們主要擔心的是中國對其所在地區其他國家和北約盟國的恐嚇,其快速而不透明的常規和核軍事建設,以及通過經濟壓力、網路攻擊和虛假資訊進行脅迫。」

莫納漢解釋,北約盟國高度依賴通過南海和印太地區的貿易,因此他們對一個穩定和安全的地區有著明確的利益。他說:「北約盟國並不覺得是他們要走向印太,而是覺得,是中國在向他們逼近,所以他們必須應對。」

莫納漢還表示,中國近年來對北約盟國立陶宛的「恐嚇」為該聯盟「敲響了警鐘」。立陶宛近年來支持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深化與台北的政治與經濟聯繫,並允許台灣在立陶宛以「台灣」的名義設立代表處,因此受到北京的外交和經濟報復。

北約如何發揮對抗中國作用?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亞洲問題研究員塞克斯(David Sacks)認為,北約能讓中國付出的「代價」,將以政治和經濟手段為主。他說:「我認為這具有威懾力,因為它向中國表明,如果中國試圖通過侵略行為改變台灣海峽的現狀,不僅美國會做出回應,而且它可能還必須考慮北約的經濟回應,這會增加中國領導層付出的代價。」

塞克斯解釋說:「可以增加威懾(的做法)是,如果北約成員國公開和私下發出信號,如果中國封鎖或入侵台灣,北約成員國將對中國實施嚴厲的制裁,可能比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所遭受的制裁更嚴厲,而且中國與北約成員國的政治關係將永遠改變。因此,不僅是貿易和經濟關係,而且這些雙邊關係的基礎也將永遠改變。」

不過塞克斯也說,並不是所有北約國家都有實力和中國硬碰硬。他認為,北約峰會不會在措辭上激怒中國,也會清楚表明北約的成員國擴張不會納入印太地區國家,「如此就能先發制人反駁中國的指控,也就是美國正企圖建立亞洲版北約或讓北約擴展到亞洲」。

北約再次邀請日韓紐澳參加峰會 與台海有關?

此次北約峰會再次邀請了日本、南韓、澳洲和紐西蘭這幾個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國與會。自2022年以來,這所謂的「印太4國」(IP4)一直受邀參加北約峰會。美國領導人和分析人士說,歐洲與亞洲已經不再是各自獨立的戰區。

塞克斯指出,印太國家與歐洲借由北約框架聯繫加深,顯示出亞洲與歐洲正在日益成為一個相互連接的「戰略空間」。他說:「顯然,北約成員國正在意識到,印太地區發生的事關乎歐洲安全,影響歐洲安全。因此,如果中國比如說對台灣發動侵略,它應該預期到歐洲會對此作出反應。」

歐洲對外關係協會的政策研究員巴楚爾斯卡說:「在烏克蘭戰爭的背景下,中俄合作及其對戰場局勢的影響也導致中國的行為在歐洲越來越被視為對美國領導的現有安全架構的威脅。再加上中國在自己所在地區日益咄咄逼人的行為,兩個戰區(北約東翼和印太)合而為一的看法現在正成為北約國際安全觀的主流特徵。」

更多太報報導
白宮否認拜登罹患帕金森氏症 迴避說明醫師造訪目的
僅僅三個月 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司令又換將
北約秘書長:中國縱容俄羅斯 北約應把目光擴大到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