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揭曉TFAM個展徵件結果 明年下半年展出

記者劉昕翊/綜合報導

臺北市立美術館徵集國內優秀藝術創作者提案,持續帶給觀眾當代多樣的創作型態體驗,今(24)日公布「114年申請展公開徵件」結果,最終選出李紫彤、柯良志、徐瑞謙彭弘智等4位藝術創作者及其展覽計畫,預計於明年下半年在館內3樓展出。

為鼓勵當代藝術創作,呈現藝術生態的多元性及開放性,北美館每年持續舉辦TFAM年度個展徵件,此次由館內外劉俊蘭、賴香伶、陳泰松、黃建宏、黃舒屏、王俊傑、蘇珀琪等7位委員擔任評審,選出李紫彤《力求失真的嗓音》、柯良志《雙鉤廓填-柯良志創作個展》、徐瑞謙《翻閱165頁的厚度》、彭弘智《未完成之作——當靈媒作為編劇》展覽計畫,將提供獲選者上限40萬元展覽製作及10萬元專輯印製費,並可運用北美館提供之展場空間於民國114(明)年呈現個展。

其中,徐瑞謙《翻閱165頁的厚度》探索材料、物件的潛力,在沒有明確被定義用途的狀態,藝術家透過切削、燒熔、堆疊與散落等動作後留下的痕跡,讓材料加工後仍是材料,形塑出不同觀看的視角,試圖開啟觀眾對於物質不同於往常的認知方式,從中體現生活中人與物交會之際,得以在其中游移感知的各種可能。

另外,彭弘智《未完成之作——當靈媒作為編劇》,則探究臺灣劇場界3位已逝觀念開拓者的影響,藝術家透過靈媒與觀落陰,與已故的劇作家溝通、跨界共創新作品,並透過相關表演團體合作,拍攝為電影式的影像內容,且展覽亦嘗試以大型機械裝置,引領觀眾進入象徵另一個世界的通道空間,藉此探索超越知識論的可能性。

彭弘智《未完成之作——當靈媒作為編劇》展覽計畫,探究臺灣劇場界3位已逝觀念開拓者的影響,藝術家透過靈媒與觀落陰,與已故的劇作家溝通、跨界共創新作品。(藝術家彭弘智提供)

徐瑞謙《翻閱165頁的厚度》展覽計畫,試圖開啟觀眾對於物質不同於往常的認知方式。(藝術家徐瑞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