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摩登生活:台灣建築1949–1983」 一窺台灣建築的社會史

北美館「摩登生活:台灣建築1949–1983」,梳理台灣戰後到1980年代台灣建築與社會、生活、文化關係。圖為「中國現代」子題中東海路思義教堂模型。(江昭倫 攝)
北美館「摩登生活:台灣建築1949–1983」,梳理台灣戰後到1980年代台灣建築與社會、生活、文化關係。圖為「中國現代」子題中東海路思義教堂模型。(江昭倫 攝)


台北市立美術館明起(23日)推出「摩登生活:台灣建築1949–1983」特展,聚焦這段期間影響台灣建築發展脈絡的議題事件與生活文化因子,帶領觀眾探尋在當時政治社會背景下,台灣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文化的變遷與多元,且具現代性意義的時代樣貌。策展人之一的王俊雄表示,此展覽希望落實與一般大眾的社會溝通,看見建築與生活的關係,可以說是一段台灣建築的社會史。

北美館2021年推動「北美館藝術園區擴建計畫」的同時,就同步展開「二戰後至1980年代的台灣建築」專題研究,今年終於以「摩登生活:台灣建築1949–1983」展覽方式呈現。該展覽由三位建築學者吳光庭、王俊雄和王增榮共同研究策劃,分六個子題,包含「美援」、「中國復古」、「中國現代」、「在地現代」、「非典型」以及「新生活」,透過「建築」此一觀景窗,揭示台灣在探求現代性的同時,在政治、社會、宗教、藝術、商業等各面向所經歷的融合或碰撞。

像是出現在電視影集《茶金》中的新竹姜阿新洋樓(1949),就是承襲日治時期折衷洋、和、台的建築傳統,呈現台灣戰後多元文化並存的時代氛圍。成功大學總圖書館(今未來館,1959)及台灣大學農業陳列館(1963)則是反映台灣自1951年至1965年間獲得美國經濟援助,所帶來的美式現代化的建築觀念與施工方法的代表性作品。

戰後初期,國民政府為塑造國家意象積極推動「中國復古」,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的「南海學園」即匯集此風格建築群。「中國現代」開始於1953年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落成,融合西方簡潔、通透的空間處理方式,並嘗試將東方文化精神帶入現代建築,東海大學藝術中心、國父紀念館、東海路思義教堂最能呼應。

1950年代末期,台灣歷經經濟起飛、社會巨幅變遷和都市人口大幅擴張,「在地現代」點出廣泛吸收歐美日的影響,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景美女中圖書館(1968),屋頂圓形天窗和鑲嵌彩色玻璃帶給師生神聖且舒適的閱讀環境,另外北美館本身的建築同樣可對應。


台北市立美術館本身的建築,被歸類於「在地現代」,受到歐美日的影響。(江昭倫 攝)

「非典型」子題涵蓋國內外建築師的設計,與當時主流思維相比顯得「突兀」,代表作品有瑞士建築師賈斯特斯.達興登(Justus Dahinden)設計、入選全球三十大重要現代建築的公東高工聖堂大樓。「新生活」則是展現對現代生活美好願景的期待與實踐,另外大型商場的設立也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建築專業逐漸商業化。

策展人之一的王俊雄受訪指出,「摩登生活:台灣建築1949–1983」特展和以往建築專業展覽不同的是,更強調社會溝通,希望讓一般大眾認識建築和自己生活的關係。王俊雄:『(原音)在這樣一個過程裡面 我們能夠真的好好透過這些建築物,把它的社會性跟時代性把它說出來,這是這個展覽跟其他建築展非常不一樣的地方,它基本上是一個建築的社會史,我們希望可以做到這樣子。』

北美館館長王俊傑表示,北美館成立的第二年1985年,在同一點也曾經舉辦一場大型建築展,但當時主題是強調關於中國建築之美,從夏、商、周,一直談到到明清,傳達的還是中國歷史傳統以來的建築特色,這次則是希望大家透過建築,連結與當代台灣文化、歷史和社會的關聯性,更為重要

「摩登生活:台灣建築1949–1983」特展3月23日起展出至6月30日。


台北市立美術館22日舉辦「摩登生活:台灣建築1949–1983」特展展前記者會,吸引相當多建築界人士出席,搶先觀展。(江昭倫 攝)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北美館聯手紐約雕塑中心 推出「小世界影院」
北美館宣布2024年度重點計畫 三大展覽受矚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 「日常戰爭」隱喻當代生存境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