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藝中心跨國共製《蝙蝠祭》 倫敦國際劇場藝術節首演

臺灣藝術家顧廣毅與英國藝術家羅伯特・強森共同創作的跨國作品《蝙蝠祭》,在倫敦國際戲劇節世界首演。演出現場當地觀眾喝到特殊調製的蝙蝠檸檬珍珠茶(攝影©Ellie Kurttz,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臺灣藝術家顧廣毅與英國藝術家羅伯特・強森共同創作的跨國作品《蝙蝠祭》,在倫敦國際戲劇節世界首演。演出現場當地觀眾喝到特殊調製的蝙蝠檸檬珍珠茶(攝影©Ellie Kurttz,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北藝中心與倫敦國際戲劇節共製的作品《蝙蝠祭》,觀眾可吃、可聽、可看、可玩,特製食物設計料理蝙蝠刈包,餡料是以南瓜製作的純素料理。(攝影©Ellie Kurttz,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北藝中心與倫敦國際戲劇節共製的作品《蝙蝠祭》,觀眾可吃、可聽、可看、可玩,特製食物設計料理蝙蝠刈包,餡料是以南瓜製作的純素料理。(攝影©Ellie Kurttz,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與倫敦國際戲劇節跨國共製的作品《蝙蝠祭》(Bat NightMarket),歷經3年階段發展之後,終於在英國倫敦首度完整呈現。這個由臺灣藝術家顧廣毅與英國藝術家羅伯特・強森(Robert Charles Johnson)共同創作的作品,是藝術節成立75年來首度出現臺灣藝術家作品,別具意義;《蝙蝠祭》在倫敦首演後也將於8月回到臺北藝術節登場。顧廣毅透露,屆時臺灣版也會順應場地而有所調整,與倫敦版有所差別,在不同場地演出,都是獨一無二的呈現。

 

顧廣毅表示,整部作品設定的時空為2035年,帶領觀眾逛一次「未來夜市」,內容描述2035年,蝙蝠因生態浩劫而滅絕,人們透過生物科技打造蝙蝠食用肉,有人吃蝙蝠,也有人怕蝙蝠,進一步思考蝙蝠與人的共存關係。演出現場結合互動式體驗、視覺藝術裝置、沉浸式表演,帶觀眾從未來看現在,從中更加認識蝙蝠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