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餘震明顯 盆地效應放大震幅

4/3地牛翻身,這次震央在東部外海,是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大陸版塊的交界,本來就容易發生地震,而且有三成機率規模達7,因此這次一晃,專家都不意外,第一時間地震測報中心也發布了海嘯警報。而災情除了東部,北部也有很多民眾說,搖晃感受相當強烈,專家表示,這和三個原因有關係。

地震測報中心主任 吳健富:「(0403)這個地震,是921地震發生25年以來,最大的一個地震。」

直逼921大地震,4/3早上7點58分,全台天搖地動,芮氏規模達7.2。

地震測報中心主任 吳健富:「主要是菲律賓海板塊,在我們東部這邊,往北隱沒下去,到歐亞大陸板塊以下,主要是因為兩個板塊這邊碰撞,所以它的能量累積是相當快速地,所以這地區發生地震的機率相當高。」

台灣大學名譽教授 陳文山:「(台灣)大概有50%的地震是在這個區域(發生),那它是北段這邊引發的,過去在這個區域這個斷層,大概在北段這邊來講,大概將近有10起的規模6以上的地震。」

主震將近一分鐘大力搖晃,驚魂還未定,兩分鐘後馬上又有餘震,一直到下午累積上百起,甚至有的規模超過6,地震測報中心提醒,未來三四天要持續提防規模6.5到7的地震。

中研院特聘研究員 馬國鳳:「餘震的持續,看那種小規模,規模3規模4,它就會持續很久,所以持續一年是可能的,只是真正有感,可能是這一兩個月,甚至這一兩周,是最有感的。」

這次震央在花蓮外海,統計分析100多年紀錄,這裡發生規模7以上地震機率達30%,規模8以上也有16%,而這次地牛翻身,讓花蓮將近30棟房屋受損,專家表示,這和地震波傳導的地表加速度有關係。

台灣大學名譽教授 陳文山:「一般會利用波在跑的過程,裡面的速度或是加速度去評估,它對房子的受損,台灣很多縣市來講,我們的房子的安全係數都是設定在0.33G,G是一個加速度,重力加速度,這次來講,有些地方已經偵測到0.4G。」

至於北部災情相對輕,但對地震的搖晃感受卻格外強烈,原因除了高樓多及盆地效應,還有一個原因是地質。

中研院特聘研究員 馬國鳳:「台北盆地本身是有很多沉積層,沉積層本身它就是屬於比較鬆軟的,鬆軟的地層就比較容易讓震幅放大,沉積層的訊號會在裡面做反射折射,就會搖得更久,然後訊號累積更長。」

更要注意的是,接下來天氣由晴轉雨,很多地表經過地震後都變得鬆軟,尤其山區要慎防落石坍方。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新北捷運環狀線位移 修復時間難估算
7.2震天搖地動 新店頂好社區地基下陷